传统媒体“互联网+”要强化五个理念
“互联网+”时代,大批新型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快速抢占市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传统媒体如何走出一条“互联网+”的生存发展之路,从而实现自我的转型升级?笔者认为,只有充分认识到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到刀刃向内的改革需要,才能痛下决心,突出重围,踏上媒体融合发展的康庄大道。
树立“空气和水”理念
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46.7%)9.1个百分点。我国网民规模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互联网模式不断创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速以及公共服务线上化步伐加快,成为网民规模增长推动力。可以说,互联网以“互联网速度”惊人快速地融入中国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必需品。
互联网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和传播渠道,更加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对信息的获取路径、获取方式、分享方式和思维方式。无论是什么形态的媒体,无论是传播什么信息,都严重依赖互联网,谁也躲不了、绕不开、挣不脱,可以说四面八方都被“网”住了,网得严严实实。因此,传统媒体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进入互联网时代这个客观现实,把互联网看作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空气和水”,在新的时期做出新的调整,向着全媒体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去适应互联网时代。否则,就会像人失去了水和空气一样,失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从而丧失发展的可能性,被现实无情地淘汰。
强化“融合发展”理念
要顺应互联网发展、跟上互联网时代、搭上互联网快车,就要建立、强化互联网思维,有效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互联网并不是我们习惯上认为的工业时代的延伸,它彻底解构了我们的工业思维,颠覆了我们所熟悉的传统社会。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时空的限制,空间半径相对很小,时间延迟相对很长,参与交往的数量和质量相对很低,相对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具有很强的“部落”特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人类社会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无穷的现实可能性,特别是移动互联以及应用工具的广泛兴起和快速发展,一切交流不再受到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阶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制约,文字、音频、视频、动漫、游戏等信息形式更加多样化,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信息交流的互动性、信息扩散的自主性、信息实效的生活性和信息海量化、碎片化、差异化、个性化、族群化不断发展,人们因为相同爱好汇集,因为突发事件汇集,因为公共议题汇集,同时又会瞬间解体,使地球一下成为了一个大“部落”。
对此,我们要有深刻认识,传统媒体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适应互联网持续不断、闪变突变的特性,从阵地建设、生态业态、内容分享、传播手段、信息分析、广告经营等各个方面进行彻底的改变和适应。如从单一的纸媒报道模式,发展到“三微一端”,使报道呈现多样性,同时产品多样化,以更好顺应新形势的发展,走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
坚定“用户至上”理念
什么是新时代互联网的理念?不明白、搞不懂,就如同盲人摸象、黑夜走路,如同去了西天,却没有取得真经,浪费时间、白白烧钱,最后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一声叹息。
所谓互联网理念,笔者认为,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以体验为核心”,更简单的一句话就是“用户体验为王。”之前的媒体,是内容为王,媒体传播什么,受众就只能被动接受什么,媒体的自主性很强,用户参与度很低,就是“我说你听”“我播你看”“我写你读”,媒体居于绝对主导地位。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个关系就被彻底改变,甚至是颠覆性的反转。“一机在手、天下在手”的特点,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选择空间,断崖式地把传统媒体置于非常尴尬的位置。同时,“人人都是主播、手机就是媒体”的特点,激发了公众的新闻和社会参与意识、角色意识,传统媒体的优越感、主导力被挑战。那种不考虑用户需要什么、关注什么的情况,自说自话、自言自语,已经成为制约传统媒体发展的理念瓶颈。
因此,必须推动传统媒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靠大数据、云计算打造自身的“中央厨房”,提供满汉全席式的信息自助餐,让受众去自主选择,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其满意度。同时,改变正襟危坐的文风,与受众平等对话,由单向的信息传播转向双向的互动,以争取读者、争取粉丝。
突出“人才为本”理念
传统媒体要顺应时代大势,走出生存困境,实现“互联网+”的新发展,如果说思维和理念是基础的,那么人才则是关键所在、重中之重。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媒体的“互联网+”发展,就如同攻城略地,没有谋士、将军和士兵是不行的。
在人才方面,传统媒体的优势主要在采编人才。但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要求信息“短平快”“有卖相”,适应不同人群的信息需要和快速获取,这样就凸显了传统媒体的新媒体“专业人士”的匮乏,就是缺乏有互联网观念、互联网思维和懂互联网经验、互联网“交际”的人。不是技术型人才,而是理念型、应用型人才。当代社会进入细致分工时代,技术可以购买而拥有,不必“大而全”“小而全”,但求为我所用,而不必为我所有。
是人才,就要敢于将其放到关键岗位、重要位置,敢于交任务、压担子,敢于小步快跑、适当高薪,让他们成为事业新发展的开拓者、带路人。这方面,需要领导班子有识人的慧眼、用人的胆略、容人的大度、聚人的魅力,要建立完善工作容错机制。
健全“强化监管”理念
随着互联网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的广泛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的深度开发,互联网已经从虚拟变成了现实,没有“楚河汉界”,分不出“你我”,网上网下已经一体化,“社会”的概念进一步泛化。同时,由于存在信息发布可控度、真假识别度、导向多维度等管控难度,作为具有导向功能的媒体,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好体现政治属性、履行社会职责,积极传播正能量,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情绪和公众心理,这是媒体必须要承担的政治责任和社会使命。
这就要求对传统媒体的“互联网+”做好顶层设计,对所属新媒体加强管理,既要管方向,更要管具体。要安排专职人员对内容、形式、载体以及经营进行全面的即时的管理,既要符合新媒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把好宣传导向。要建立健全监管的制度机制,设计好新媒体发展的方向和轨道,让新媒体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在正确轨道上行驶。对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提醒,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错,同时也不要因为发展中的过失、失误而求全责备,甚至走回头路。做到既大胆放手,又精心呵护;既敢管,又会管,确保新媒体健康顺利发展。
互联网既给传统媒体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只要我们顺应时代发展,主动“化危为机”,敢于勇立潮头,锐意开拓创新,传统媒体就能走出困境,迎头赶上新媒体这一历史大潮,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