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子贵在有所思所感
自1917年北京大学开设了第一门新闻学选修课《新闻学》起,传媒教育进入大众视野已有百余年历史。一批批传媒学子怀揣新闻理想,学习专业知识,迈入传媒行业,其间有过迷惘与不解,也有过批评与误解。时代进程之下未知是常态,作为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传媒业更是如此,而传媒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传媒教育不仅要抓住社会发展规律提供前沿的技术支持和信息知识,还需要真正地考虑学生心理与个性,将所学化成所感,让传媒学子在迈向传媒领域的过程中,更坚定也更有力量。
学“新”方可有所思
理念新、技术新,传媒教育需要不断出新。相较于大多的人文社科类专业而言,新闻专业不仅需要历史带来的反思,更需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去眺望,因此,对于新观念、新技术的渴求非同一般。传媒学子主要知识体系的来源还是学校,这使得学校的平台意味着学生所享有的绝大多数平台,学校的眼界意味着学生视野可能涉及的范围。对于传媒专业的教材也好、教学方法也好,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甚至大可不必有固定的年限进行约束,在每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例如人工智能技术、5G技术的运用,都可以进行相关教材和课程的完善,确保学生们所学内容之“新”,技术储备之足。
新内容是“硬件”,还需新方法来推进。所谓新方法,即教学方法上的出新。再好的内容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依然无法促进大多数学生的思考,因此,教师需要看到学生的个性,也需要挖掘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让课堂丰富多彩,师生之间互促共进才是教育应该达成的氛围。1月10日共青团中央推送了一条《“不正经”大学期末试卷走红,答案令人感动》的推文,其所展现的便是有趣又引人深思的大学教育案例,即不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考察,而是各抒己见的师生交流,言之有理、逻辑通顺也可获得好的分数。而这样一位“不正经”的老师,也在一众老师中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网友点赞。
不管是翻转课堂、“不正经”试卷,抑或是其他一些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教学、考核方式,都展现了高校教师们不断地思考出新的意识和能力。学生与老师本就是共生关系,两者之间从不存在着利益冲突,该反思的是大多数高校教师进入高校前都是经历了层层筛选,能力才学都不弱,然而课堂仍旧无趣,学生仍旧不喜。这背后或许是一些固有成见和交流不畅,导致了传媒教育的推进成效不显,而这需要的是多方共同的努力,从新的内容和方法入手,便是最简单和可行的路径。
学“行”方可有所感
有所学,有所思,更要有所感。许多传媒学子在接受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局面,哪怕对于知识点记忆深刻,却无法获得切实的精神依托和信念支持,而这种无所得的情绪也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新闻学专业的过程中放弃新闻理想,选择另谋出路。因此,强调所学内容和形式的新颖,以此引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是基础,进一步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学生内心的感悟,将知识的思辨转化成深层的触动,才算得上吃透了知识的内涵,感受到了专业的魅力。但如何有所感还需从行动中获得。
通过行动指引方向,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姿态。“纸上得来终觉浅”,传媒教育不仅在于课堂和校园,更在于每一个切实的新闻实战场所。四年制的大学教育或三年、两年的研究生教育,都没有真正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其在享受校园带来的知识的同时,尽情在业界进行磨炼,两者之间往往因为课程、校内事物的安排显得互相干扰和排斥。与其在验收教育成果时才表示不满,不如调整教学规划,把“翻转课堂”转变为“翻转校园”。让学生从实践当中找准自身定位,发现自身缺失,以一种主动学习的姿态在今后的课堂中进行提升或转向。
通过行动内化所学,真正有所感悟和获得。传媒学子对于传媒的热爱大多来自能接触到的传媒世界,五彩斑斓的大众传媒营造出来的“传媒盛世”,抑或是历史书上一件件笔触有力的新闻故事。选择一个专业进行学习并不意味着足够的了解,但选择一个专业进行从事则有必要足够熟悉。而切身参与实践是了解一个行业更加有说服力的方式,因此,通过行动传媒学子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理解深刻,也正是这一份感知能力,才能促使传媒学子真正的转变成传媒人且坚定不移。
有所思、有所感,方有作为。传媒教育应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感知的机会,不要把学生教成优秀范本,而是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力量,明白自己真正想要寻求的方向,当传媒教育让他们主动参与并乐在其中,有所感便自然有所作为。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