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新态势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时间:2020-07-16 13:40 浏览:
视力保护色:

导 读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也迎来大变革大发展的新契机。即将出版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20)认为,广电系统应该着眼未来,把握趋势,化危为机,把暴露出来的短板和弱项尽快补起来,把新业态新模式壮大起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紧迫感,塑造新时代广播电视的全新形象和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现刊发该书总报告的第二部分《当前广播电视发展的新态势》。

一、围绕“两个大局”谋划和推动广播电视创新发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国领袖的担当对我国发展和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胸怀“两个大局”,是我们谋划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两个大局”融合交汇、互相促进、相互激荡。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社会矛盾相互交织;世界经济格局、全球治理体系、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革,中国是大变局中的重要推动因素。内部发展与外部变化叠加,带来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与机遇。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要紧紧围绕“两个大局”,顺势而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化解风险、谋划发展,进一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和竞争力。

“十三五”规划即将收官,“十四五”规划加紧布局,我国进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全力服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还有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其中多数是深度贫困人口。因疫致贫返贫风险增多,贫困人口增收压力明显加大,贫困人口脱贫难度进一步上升。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将充分发挥行业扶贫优势,全面参与到脱贫攻坚决战中来,进一步推进宣传扶贫、产业扶贫、文化扶贫、节目扶贫、电商扶贫,做到扶贫扶志扶智三位一体,讲好决战脱贫攻坚故事,书写中国人民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史诗。与此同时,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大力推广“公益广告、节目+消费扶贫”“短视频、直播+消费扶贫”等模式,加强媒体建设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十四五”规划正在编制,必须更加注重规划的导向作用,牢牢把握当前编制规划这一关键时期,找准定位、顺应变局走向,找准目标,谋划新的重大项目,实施新的重大举措,服务战略全局。

二、巩固扩大全媒体时代舆论阵地成为广播电视紧迫任务

2019年《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出台,为推动党的宣传舆论工作实起来、强起来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这是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予的重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指挥疫情防控宣传战役,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指示批示,这些都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与科学把握。进入“两个大局”历史性交汇,身处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全媒体时代,国际国内舆论斗争不会停歇并且将越来越错综复杂,斗争的攻防和阵地的争夺对宣传战线是历史性大考,宣传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更加凸显。

“主旋律是歌曲的主体,也是歌曲的灵魂”。听到主旋律,就会想起它是哪首歌、哪支乐曲。然而,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加快打破原有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新媒体、自媒体催生“广场式”大舆论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有近500万个网站,近3000亿个网页,将近370万款APP,互联网原住民“Z世代”崛起,年轻一代主要通过新兴媒体获取信息。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调查证实,新媒体尤其社交媒体已成公众获取疫情信息的主要途径。比如此次疫情暴发,网络空间过多的信息噪音导致“信息疫情”伴生,弱化权威信息的传播效力,放大负面情绪的感染效力。在舆论广场上做好舆论引导、让主渠道主平台唱响主旋律,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舆论引导能力是广播电视的基础和关键能力。广播电视必须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使命任务,加快推进本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打好舆论引导“主动仗”,加大主题主线题材精品内容供给,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让主旋律始终是网上网下的最强音。要全面加强各级行政部门组织能力,进一步推广网络视听节目《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战的组织创新经验,形成重大主题宣传“一盘棋”调动资源力量、形成突出主旋律的宣传大合唱。要统筹用好各类评优推优制度和展播展映计划,为行业树立风向标,加快建立健全重点题材内容创作生产的全流程管理制度,促进治理效能转化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的动能。要聚焦主题主线宣传的密度、广度、精度、深度,在把握时度效,增强有效性上下功夫,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基础、用主流价值算法驱动的全新业务流程,差异化生产、精准化推送;将主题主线宣传从内容拓展并融入综合服务中,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群众,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三、数字经济时代倒逼广电新一轮数字化转型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2020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文化产业的聚集性、接触式业务板块遭受空前冲击,形势严峻。据有关机构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仅影视剧就有大约60个剧组停拍,100个项目延迟,预计2020年电视剧产量将比2019年减少30%。广播电视台各项收入大幅下滑,仅广告收入平均跌幅就超过30%,有线网络第一季度亏损面扩大。制作机构流动资金紧张,影视行业上市公司市值大幅缩水。据媒体报道,仅一季度全国就有6600多家影视文化机构注销。但是,危中有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取得重大进展,数字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各行各业的商业模式加快蝶变。“十三五”收官之际,全国宽带网络将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全国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超99%,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兴起。在此基础上,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快,疫情倒逼消费数字化转型和产业数字化升级,信息消费、网络消费、平台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需求快速成长,数字技术、数字产业和数字服务在抗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展示出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增长潜力,新动能逆势成长,显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广播电视面临新一轮数字化变革。

人们普遍认为,疫情过后,我们将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疫情将改变所有人的生活方式、企业的生产模式。顺应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演进趋势,我国部署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数字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智能化升级。目前全国各地规划的“新基建”项目投资额已达50万亿元,相当于全国全年生产总值的一半,正在形成规模空前的蓝海。广播电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紧迫性凸显,疫情期间一些数字化、网络化基础好的广电机构,主动求变,快速上马“云录制”“云直播”“云医疗”“云教育”“智慧小区”等新业态,视频会议、视频监控、雪亮工程等新业态新服务展示出广阔的前景。

广电机构一方面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特点和要求,以问题导向推动改革,在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下功夫,从横向纵向加快资源整合,从制度层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总结全行业联动协同的战“疫”经验,加快构建“空天地”网络统一格局,形成全国范围台网高度协同的强大合力,重塑系统性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把发展方向进一步调到创新上来,适应全媒体时代要求,加快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升级,推动广播电视媒体向兼具新闻发布者、信息传播者、服务提供者、关系建构者于一体的社会治理平台转变,建立行业数据平台,开发数据资源,融入数字经济进程,全力拥抱数字经济浪潮。加快打造和用好行业创新高地,实现产业运营数字化、数字资源产业化,以应用场景打通产业落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培育新动能、构筑新优势、做大新增量,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

四、事业产业协同打造广播电视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新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坚持辩证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特点。善用辩证思维,有助于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要辩证认识广播电视的双重任务特征。第一任务是宣传,这是党媒姓党的根本属性决定的,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永远不能动摇。第二任务是发展,这是文化产业的市场共性决定的,始终不能缺位。宣传是生命线、立身之本;发展是生命力、强身之道。特别是在数字经济主导社会进步发展的时代,产品与科技、内容与服务、事业与产业在新技术条件下已经融为一体,阵地建设与业务发展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遵循“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在事业产业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中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构建事业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任何片面的思路和对策都不适应实践要求。

在舆论导向、市场导向、效率导向、服务导向的共同作用下,要推动实现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协同发力,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推动广播电视持续健康发展。行政部门要不断强化服务的职能与本领,高标准高水平引导和培育市场。广电播出机构要大胆推进采编和经营两分开,推行“一个党委、两个机构、一体化运行”的有效模式,合理合规引入市场机制,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全面激发内生活力,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

“智慧广电”工程在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协同推进中才能落地生根,围绕用户服务是实现智慧广电目标的最佳路径。现在,智慧广电的政策设计基本形成,智慧广电将成为底层架构,成为广播电视的基础工程和战略工程。加快这一工程落地应聚焦用户服务需求,以产业为载体,开发新应用新业态,在用户服务中获得更大动能。广电媒体要大力推广“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统筹公共服务与市场运营,加快建设平台型“枢纽”,用“信任机制”充分链接各类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实现“云、网、边、端、业”一体化,全时域、全空间、全场景提供高质量精准服务,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制高点。

五、围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开展广播电视对外交流合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屋建瓴地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展示,是超越意识形态差异、超越零和博弈局限的协同合作。中国彰显大国担当,展开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包括“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双边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以及金砖合作机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的国际组织、机制等多边合作平台建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理论走向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进入多项联合国决议,价值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

如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中国梦与世界梦的衔接点,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面旗帜,也成为广播电视对外交流合作必须坚持的主基调。我们要积极创新话语体系、提升全媒体传播能力,主动做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和舆论引导,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关切,深化人文交流与合作互动,增强民心相通、文明互鉴。要讲好中国故事,阐述好中国方案、中国理念,讲好中国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蕴含的价值理念,凝聚广泛共识,营造有利和平发展的舆论环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当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承担着更大的使命任务,但与之相应的能力建设短板犹在,面临不少难点堵点。总体来看,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政治能力转化为发展能力,优化统筹谋划,加快改革发展,努力开创广播电视工作新局面。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