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迷雾剧场之后,中国短剧路向何方?

来源:传媒一线 广电业内 时间:2020-10-15 13:37 浏览:
视力保护色:

两倍速刷剧,跳过无用剧情,在注水剧泛滥的今天,这是许多人的刷剧常态。一边是长剧因节奏的拖沓而面临弃剧率的升高,一边是越来越多的短剧爆火出圈。用户和观众已经做出了选择。

短剧为何频频出圈?

近几年,市场上的影视剧动辄七八十集,但实质上根本没有足够的内容撑起那么多集数。短剧在这个时刻脱颖而出,无疑也是市场的选择。虽然目前爆火出圈的短剧仍是少数,却不难看出观众对精品内容的喜爱——出圈的永远是好的内容,而不是以长短论英雄。

《隐秘的角落》播出之后,豆瓣评分达到8.9,其电影般的质感和无处不在的隐喻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剧中人物张东升的台词:“您看我还有机会吗?”风靡社交平台,“爬山”梗更是成为网络热梗。

相对于长剧来说,短剧体量小得多,目前出圈的短剧大多都少于20集。体量小意味着播出周期短,所以前期播出时如果没有病毒式传播的口碑效果,很难成为爆款。对于创作者来说,短剧给了他们更多的可能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隐秘的角落》的爆红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一经播出即迅速受到关注,口碑传播产生的效果比燃烧宣传经费更为有效。何况对于短剧而言,压缩成本本来就是难题,想像传统大剧一样,靠铺天盖地的宣传出圈并不现实。要得到好口碑,题材、质感、剧情、演员演技和叙事节奏,每一环都不能错漏。

从尝试到成熟——剧场模式成为平台首选

早在2017年,爱奇艺就开始尝试打造爆款短剧,《无证之罪》在市场上的良好反响,让创作者对短剧内容充满信心。制作精良的短剧的确可以收获好口碑,可是,一部短剧作品,最多两周的播放周期,热度很快会消失,如何把短剧“拉长”,使其释放出更大的影响力变得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短剧想要持续发展,必须找到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和变现逻辑。没有变现,短剧就难以走向大众。然而目前的现实是,体量小的短剧按集数卖不占优势,剧情紧凑也让广告植入变得更难。

开源难,节流也不那么现实,短剧的成本并没有太多的压缩空间。短剧的创作者从一开始也没想到盈利的好办法,困局之中,视频网站开始了“剧场化”的尝试。

2020年第二季度,爱奇艺正式推出“迷雾剧场”,这也是爱奇艺继2018年推出“奇悬疑剧场”后对悬疑类型剧场的全新升级。迷雾剧场包含多部悬疑类题材短剧集内容。6月2日,迷雾剧场的首部剧《十日游戏》播出,豆瓣开分8.1。此后,《隐秘的角落》、《非常目击》、《在劫难逃》、《沉默的真相》相继播出。仅仅几个月的时间,迷雾剧场依靠高质量悬疑类短剧成功突围,取得了流量和口碑的双丰收。

优质内容可以引导和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而剧场化的模式将同一圈层的优质内容聚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将优质内容的影响力成倍扩大,塑造平台气质,另一方面,也能够依托用户超前点播、内容付费等模式吸引更多用户,发展“会员经济”,进而内容从制作到播出再到变现的良性循环。

从小众到大众,短剧的未来趋向何方?

无论是对于制作方还是平台而言,短剧都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商机,从目前各大平台在短剧作出的尝试来看,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和趋向。

第一,打造剧集矩阵,进一步拓展短剧题材类型将是短剧未来发力的方向。从题材品类上看,在国内最先出圈的是悬疑类短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悬疑故事更适合短剧这种快节奏的讲述方式,观众会被这种细节线索接连出现的紧张氛围感染,迅速沉浸其中。

然而,短剧想要持续发展,对时尚、职场、家庭伦理等热门题材的开发必不可少,创作者唯有不断开辟新的题材类型,挖掘这些题材完全不同于长剧的呈现方式,才有可能不断突破圈层,网罗更多用户,把圈层内容极致化,打造大众爆款。

第二,短剧市场目前仍处在培育期,打造优质内容留住用户仍是第一要义。短剧的播出周期虽然短,但前期的口碑、人气的积攒为后期带来了广告创收的可能性。《沉默的真相》播出时,吸引到为数不少的广告植入。

然而,争议随之而来,《沉默的真相》广告植入问题一度冲上热搜,引发热议。爱奇艺副总裁戴莹对此回应到,短剧做到现在,整体来说并不挣钱,这是目前的行业困境,平台也在努力平衡广告收益和观众观感之间的关系。巨大的争议背后其实是广泛的关注,没有关注根本不会有争议,也就失去了商业变现的基础。如果能处理好这个问题,短剧的广告营收会上一个新台阶。

具体到平台的投放策略上,广告植入的节奏把控至关重要,及时对用户诉求做出反应,迅速调整优化。既然是放长线,那就不能急于营收,能协调最好,不能协调的时候,也不能牺牲观众观感。留住观众,才能谈未来。

第三,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将是短剧的未来。除了广告,短剧在营收层面还有很多可能性。在播放模式上,国产短剧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同时也可以结合国内的情况进行一些创新。大体量跨度大的题材通过季播的方式得以用短剧的形式呈现,还可以观察市场反应,控制成本。

短剧集数少并不意味着它没有长尾效应,在打造爆款剧目之后,依托强势IP,采用跨界联名、打造衍生品等方式进一步延展产业链,短剧未来盈利的空间将会大大拓展。

短剧的爆发看似突然,其实酝酿已久。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国产短剧在内容表达、播出模式、用户导流等层面已经初具雏形。在政策、市场、投资都利好的情况下,短剧的未来发展方向已经趋于明朗。

然而,对于尚处在培育期的国产短剧而言,前路依然漫长,唯有厚积才能薄发。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