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索引号 MB1645265/2021-71259 分类 新闻出版
发布机构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发文日期 2006-06-09
文号 鄂新出发[2006]107号 有效性 有效

省新闻出版局关于印发《湖北省新闻出版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时间:2006-06-12 11:05 浏览:
字号:
视力保护色: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新闻出版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

现将《湖北省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湖北省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结合我省新闻出版业发展实际,制定湖北省新闻出版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我省新闻出版业发展现状

(一)新闻出顾业的基本情况

十五以来,我省新闻出版工作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推进繁荣,事业不断进步,产业健康发展。

1 出版经济持续发展。截止十五”期末,全省出版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55.07亿元,利润总额4.25亿元,总资产达70.88亿元,净资产40.71亿元。从整体看,我省新闻出版业经济状况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

2 图书、音像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呈健康发展局面。我省现有14家图书出版社,2005年共出版图书5760种,其中新出图书2538种,总印数20848万册,总印张138万千印张。音像、电子出版物年生产能力超过1000种,居全国前列。湖北人民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被授予优秀出版社称号,湖北少儿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被授予良好出版社称号。全省编、印、发和物资供应等部门共同努力,连续22年实现了中小学教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

3 报刊业发展迅速,通过清理整顿,报刊结构得到了优化,全省共有报纸131种,居全国第2位;期刊399种,居全国第4位,报刊品牌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有39种(次)期刊获国家期刊奖,《知音》、《今古传奇》、《楚天都市报》等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报刊业成为我省文化产业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强势产业。

4 出版物发行网络体系不断健全。十五期间,我省深化发行体制改革,大力加强出版物流通设施和发行网点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到2004年底,全省已经建成24000平方米的大型图书物流配送中心1个,经营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图书城5个,1000-5000平方米的中型图书城26个,图书门市部31个,图书集中交易市场4个,图书发行网点总数由九五”末的3740个发展到4724个(批发单位248个,零售、租赁单位3740个,报刊亭736个),增长26.3%;总经菅面积由九五”末的26万平方米增长到44万平方米,增长40.9%。我省出版物发行网点数量、规模较快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新型业态不断涌现,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以国有发行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出版物发行市场体系。

5、印刷复制业结构布局渐趋合理。十五”时期,我省印刷复制业发展较快,截止十五”期末,我省共有印刷复制企业6600多家,全省印制复制企业2004年工业总产值约8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从业人员10万多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我省印刷产业持续发展。一是投资力度加大,出现一批资金雄厚、技术装备好的骨干企业,其中年产值超过亿元的6家,5000——1亿元的6家,1000万——5000万的81家。二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印刷产业的步伐加快,实现了激光照排、电子分色、高速胶印、装订机械联动化,新一代印刷技术也在生产中采用。三是印刷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国有印刷企业比重逐年下降,非公有资本企业发展很快,实现了印刷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四是印刷质量不断提高,书报刊署优一等品居全国第五位。五是音像电子出版复制业初具规模。其中,湖北东湖光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拥有7条12头光盘生产线,具备年生产7000万片的能力。

6、出版改革进一步深化。新闻出版改革有了突破性进展,省新闻出版局实现了政事分开,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出版单位转换经营机制,三项制度改革逐步深入;印刷企业全面实行股份制改革。湖北日报报业集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知音集团相继建立,实力逐步增强,带动了全省新闻出版产业的稳步发展。

7、新闻出版和版权管理机构逐步健全。目前,全省各市、州、直管市均成立了新闻出版局,其中武汉、襄樊、荆门、咸宁4市是单设的机构,全省75个县(市)也全部成立了新闻出版局。现在新闻出版管理机构逐步健全,基本做到了上下对口,使党和国家的新闻出版方针政策能迅速落实到基层,为我省新闻出版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

8 扫黄打非斗争成果显著。长期以来,我省不断加强出版物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开展各项专项治理行动,打击非法出版活动,严厉收缴政治性、淫秽色情、法轮功及盗版等非法出版物,依法查处非法出版案件,取得了显著成绩,不断净化了出版物市场,为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市场环境。

9 精神文明建设和新闻出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新闻出版部门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三项教育”活动,加强作风建设,狠抓行业建设和纠风工作,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广泛开展行政执法、出版行业岗位培训、执业资格培训、业务技能培训等工作,重要新闻出版专业岗位逐步实行了职业准入制度,新闻出版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我省新闻出版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包括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版权贸易等门类齐全,编辑制作、印刷复制、发行、物资供应、外贸、教育、版权等各个环节相配套的比较完整的出版产业体系,成为我省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

(二)新闻出版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成

一是我省经济保持较快平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出版物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增加,这为我省新闻出版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消费市场空间。二是中央和省委、省磨府及全社会高度重视新闻出版工作,成为新闻出版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契机。三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新闻出版业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解放和发展了出版生产力,网络出版、动漫游戏等新的出版物形态的产生,拓展了出版业的发展空间,加快新闻出版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四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新闻出版生产力。但同时我省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随着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开,中小学教材将逐步实行政府采购、免费供给,教材价格下调在出版物总量和收入总量中的比重将进一步降低,这将给主要依赖中小学教材的出版业以极大的冲击。二是出版单位在事业转制为企业的过程中,人员身份转换、资产清理、税费调整等使改革成本增加,体制、机制改革任务十分艰巨。三是我省新的出版体制和运行机制尚待完善,出版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亟待优化。四是大型出版发行集团跨区域、跨行业经营对我省出版发行企业带来竞争的压力。五是新闻出版队伍素质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十一五新闻出版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二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我省新闻出版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是深化改革,围绕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健全政策法规、转变政府职能等关键环节,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四是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协调。围绕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着力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点项目,作为产业发展的支撑点,通过重点突破,实施整体协调推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为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湖北、促进中部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十一五”期间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我省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湖北''为目标,调整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实现健康稳定发展。预期计划图书、报纸出版实物量年递增5%,期刊年递增4%,到2010年,预期图书用纸达到253万千印张,报纸633万千印张,期刊74万千印张;预期录音制品年递增5%,录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年递增8%,预期到2010年,录音像制品达到450万盒,录像制品771万盒,电子出版物514万张;全行业主要经济指标销售收入预期计划年递增7%,利润总额年递增4%,总资产年递增8%,净资产年递增4%,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利润总额4.5亿元,总资产111亿元,净资产54亿元。印刷业总产值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160亿元。全省人均消费由版物的数量和金额将在2005年基础上增长50%。确保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与湖北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综合经济指标保持在全国出版行业前10位水平,新闻出版业对我省国民经济贡献率逐步提高,由2004年的1.03%提高到2010年的1.5%,新闻出版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高。

四、十一五期间新闻出版业的主要任务

(一)出版业

重点支持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和其他国有出版企业的发展,加快出版业中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建设出版大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律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我省出版业市场竞争能力,使出版产业在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把湖北建城全国有实力的出版中心之一。

1、图书、电子、音像、网络出版

图书出版的重点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出版物质量。到2010年,图书出版综合实力有较明显提高,形成包括畅销书、常销书和引进版在内的可持续发展的图书出版资源,图书品种控制在6000种以内,省级以上获奖图书保持在15—20%水平;继续加强中小学教材的开发和出版工作,确保质量和足量供应,做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三农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工作力度,增加农民群众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的品种和数量。加强未成年人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和推介工作,继续向广大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百种优秀音像制品和百种优秀电子出版物,积极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大对音像、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的投入,形成一批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秀音像、电子出版物。积极推进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新闻出版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延伸出版产业链。积极开发新的出版媒体,大力发展网络出版,开发动漫和游戏产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新闻出版行业的管理水平。:

2、报刊出版

十一五期间报刊业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深化改革,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主要思路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培育品牌,开拓市场。总体目标是:以组建报业、期刊集团为突破口,

着力进行报刊业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人才战略、集约化发展战略、科技兴业战略和走出去战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湖北报刊业由大省向强省跨越。到2010年,报刊数量在现有基础上略有增长,报纸出版实物量年递增5%,期刊出版实物量年递增4%,报刊业综合实力在全国力争达到前4位。十一五”期间进一步优化报刊结构,在报刊治理的基础上,逐步打破报刊资源部门所有、地方所有的格局,努力按市场需求合理配置报刊资源。加强报刊品牌建设,积极探索报纸、期刊品牌建设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和示范先导作用,增强核心竞争力。着力推动《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等成为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报纸;支持湖北日报报业集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知音集团、今古传奇集团、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社刊工程的发展;积极支持三峡日报报业集团的建设。

(二)发行业

加快出版物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现代流通体制,大力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科学规划和建设出版物物流基地,打造现代区域物流中心。至2010年底,全省初步建立以武汉市为龙头,以中心城市图书城、图书超市、交易市场为中心,以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为纽带,以综合书店、专业书店、连锁店和便民店为基础,国有书店和其它经济成份的书店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出版物发行网点新格局,促进全省出版物市场的繁荣发展。具体是:国有图书城、图书超市和图书门市部在现有104家的基础上,再发展77家。对出版物集中交易市场要控制发展,逐步以图书城、图书超市取代。大力发展出版物连锁经营,申报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为国内连锁经营单位,发展15家区域连锁经营单位。出版物总发行单位在现有2家的基础上发展3家。国内电子出版物总发行单位计划申报2家。书刊出版物批发单位从目前的248家增加到424家,电子出版物批发单位计划发展113家。十一五期间各类出版物零售网点发展到1000个,经营面积发展到70万平方米,实现80%以上的市县新华书店数字化管理,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网上书店。积极开发、培育农村出版物市场。2010年农村出版物销售在全省出版物总销售中的比例预期达到30%,国有发行系统要在全省50%以上的乡镇建立起出版物发行网点或代销点。

(三)版权贸易

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扩大我省出版界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积极开展版权贸易和出版物进出口贸易,逐步开拓和建立出版贸易渠道。进一步完善我省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制和管理机制,提高知识产权宏观管理水平。转变发展观念,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能力,重点提升市场主体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资源的能力,传播和利用知识产权信息的能力,知识产权社会服务能力和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调整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加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知识产权预警与应急机制建设,知识产权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积极促进形成一批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装备的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十一五期间,版权贸易各项指标按年均约7%的速度增长,各类实物量比“十五”期间增加约40%,版权引进数量从目前的285种增加到400种,引进出版物总金额从现在的8000万元增加到11200万元,版权输出数量从现在的213种达到300种,版权输出收入从现在的240万元增加到340万元。

(四)印刷复制业

我省印刷复制业的发展目标是:在十一五时期,印刷业总产值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160亿元。印刷业发展重点在调整结构布局,改革经营机制,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印刷企业改革以股份制为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一是调整书刊印刷业布局,实现满足需求,稳定发展,重点扶持发展新华印刷科技工业园、楚天印务工业园。二是积极发展包装装潢印刷,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起点的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重点支持武汉华中印务包装工业园和红金龙印务公司等骨干企业的发展。三是进一步调整印刷企业的地域布局。引导出版物印刷企业围绕出版中心布局,引导包装装潢及其它印刷品印刷企业围绕经济中心布局。充分发挥武汉市的区位优势、科技优势和市场优势,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产值过100亿、创利税5亿元的全国区域性印刷中心。宜昌、襄樊、咸宁、孝感等市印刷业发展有一定的基础,要发挥优势,培养骨干企业。其他市、州根据自身的特点,整合印刷资源,促进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努力把企业做专做精、创品牌、求实效。四是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到2010年我省有2—3个年产值5—10亿元的印刷企业,有5个左右年产值1—5亿元的印刷企业,有15—20个年产值5000万元一1亿元的印刷企业。五是加大对光盘复制业的投入,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扩大生产能力。东湖光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现有基础上增加6-8个复制头,年生产能力过亿片。

五、实现十一五新闻出版业发展目标的保障措施

1、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促进出版产业的发展

按照控制总量、提高质量、调整结构、增进效益的原则,实施精品名牌发展战略,推进长江文艺出版社、《知音》杂志社等3—5家出版单位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实施五个一百图书精品工程,即五年期间采取有力措施,每年组织推出100种精品图书,主要包括有较高文化积累和学术价值的专著;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优秀图书;服务三农”和未成年人的优秀读物。促进全省出版单位每年推出一批出版物品牌,产生品牌效益,增强实力和竞争力。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多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精品和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文化精品,坚持开发具有湖北自主知识产权的教材、教辅产品,不断扩大鄂版出版物的市场占有率,使鄂版出版物在选题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专业特色上实现整体优化。加强全行业技术监督,强化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测,全面贯彻《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和《出版物印刷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各类出版物的审读、审听、审看工作要制度化,确保全省出版物优质品率、重版重印率稳步提高。

2、加快结构调整,推动出版产业优化升级

针对我省出版产业中存在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状,必须加大整合的力度。推进我省出版业的整合,重在调整出版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和完善集团建设,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要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出版资源,大力催生新出版形态和经营业态,重视培育新的出版业经济增长点,提高出版业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出版集团、报刊集团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尝试,提高产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发展民营企业,鼓励和引导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发行、印刷等允许的多种经济成分进入的领域的投资与合作,通过公平竞争,形成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多种资本共同参与的产业格局。

3、深化出版改革,落实相关配套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新闻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稳步实施,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新闻出版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出版物生产经营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加快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支持国有出版单位实行股份制改造,引导保留事业性质的出版单位理顺体制,健全机制。健全出版业统计制度。扶持动漫网络产业,积极催生新的出版形态和经营业态。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与支持。十五”时期国家实行的文化经济政策,对出版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文化体制一改革试点以来,国家对新闻出版业的政策进一步优惠,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2003]105号文件,最近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海关等部门又下发了实施细则。我省将认真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基金的同时,积极争取本省公共财政投入,扶持全省新闻出版公益事业和经营产业的发展,移步形成发展激励机制。

4、依靠科技连步和技术创新,促进出版生产力发展

发展新闻出版产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要在新闻出版产业的各个环节采用高新技术,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提高新闻出版产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对磁、光、电等新媒介的研究,大力发展电子出版产业,积极开发网络出版、电子图书;实现书报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电子化、出版物印制的自动化、出版管理网络化。大力推广出版物发行、销售的计算机管理,积极发展网上书店,开展电子商务,抢占高科技出版物市场。围绕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精美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的要求,积极发展高精印刷和数字化印刷,以适应出版市场新的要求。加强新闻出版业的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提高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出版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升我省新闻出版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5、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我省新闻出版业走向世界的步伐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出版产业合作和竞争,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坚持将拓展外向型出版作为我省出版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巩固和扩大十五”时期“引进来的成果,一方面着眼于走出去,支持出版企业到境外发展。鼓励扩大版权输出和出版物的出口,支持实力雄厚的出版集团和报刊集团到海外建立出版发行机构,促进荆楚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和海外书展活动,学习国外先进的出版管理经验和技术。在出版业政策许可的环节,特别是印刷业和发行业,积极引进外资,促进发展。

6、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大社会监管力度,规范市场行为,为新闻出版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要积极推进新闻出版的法制建设,认真贯彻国家《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行政许可法》等行政管理法规,依法管理。建立健全新闻出版宏观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预报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保障机制和责任机制,提高对出版业在导向、总量、结构上的宏观调控能力。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净化出版物市场,努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市场体系。从维护国家利益的高度,高举保护知识产权的旗帜,坚持不懈地开展严厉打击侵权盗版出版物的集中行动,大力遏制侵权盗版团伙化、网络化、专业化、规模化的趋势。巩固知识产权保护成果,大力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

7、加强队伍建设,为新闻出版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新闻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靠人才。要重视新闻出版优秀人才的培养工作,造就一批政治素质好、领导能力强、业务过硬、能够担当事业发展重任的接班人。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公务员法》,提高人事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完善选拔培训制度,加强理论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创新人才机制,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规范行业人才市场管理,坚持出版从业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加强出版物发行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继续实施出版专业岗位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行业管理干部和业务干部持证上岗制度。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建立具有竞争激励机制、科学合理的新闻出版人才分类管理制度,努力创造培养、吸引、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良好政策环境。

8、加强领导,保证新闻出版业的健康发展

新闻出版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特性。推进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必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对新闻出版工作的领导,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牢牢掌握对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重大事项的决策权,资产配置的决策权,宣传内容的终审权。加强新闻出版部门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要通过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保证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确保我省新闻出版业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