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记者“疫”线日记丨在ICU的8个小时——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时间:2020-03-15 15:53 浏览:
视力保护色:

2020 03 03  “疫”线日记

2月26日,湖北广电《湖北新闻》播发了一条7分半的新闻纪实片《记者探访重症病房:他们不仅是医生》,是我和同事汪佳睿的新闻作品。这是我们台推出抗疫特别节目《众志成城抗疫情》以来,单条时间最长的一则新闻报道,没有一句配音,全部是医生、记者和病人之间的对话。

整栋楼全是污染区

这次采访并不容易。2月20号,我们获准进入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13层病区拍摄。协和医院的肿瘤中心,是单独的一个院区,没有隔离病房。被征用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后,病房被改造,整栋楼全是污染区。

这意味着,这里的病房,比专业的负压隔离病房更危险——因为在负压病房里,空气的飞沫、病毒等可以随时被吸走,就跟抽油烟机一样;而在非负压病房里,病人打一个喷嚏,飞沫会在空气中留存。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心里还是有一些发怵。

一丝不挂地进去

然后一丝不挂地出来

在确认会老老实实按指示穿、脱隔离服后,医院才准许我们进入。第一次穿隔离服,两位医生从头到尾,一样一样装备给我们仔细检查,包括气密性、穿戴顺序,要求极其严格。为了避免污染,我们自己的衣服一件都不能留,连内裤都不能穿进去,只能穿医生提供的洗手衣;出来的时候,也要脱得一件不剩,才能进入清洁区。有一个没用在报道中的出镜,我说,我们是“一尘不染地进去,一尘不染地出来”,其实就是“一丝不挂地进去,然后一丝不挂地出来”。

一次进出,穿衣服加上脱衣服,大概就需要2个小时。动作要非常非常慢,防止产生气溶胶;污染的部分接触污染的部分,清洁的部分接触清洁的部分。

打个比方,外层手套接触外层防护服外层,里层手套接触防护服里层;仅仅是脱一层衣服,有的部分要从外面扯,有的要从里面褪,有的要边卷边脱,要时刻想到,如何防止污染面接触到里面的衣服、手套。摘防护镜的时候,需要低头,闭眼,从前往后脱;摘口罩,要把带子扯到最大,然后从头上慢慢脱离,防止手接触到口罩面料。脱下防护服,大概有10个步骤,每个步骤都在不同的区域进行;每个步骤,又分为多个动作,每做一个动作,都要洗手消毒一次。脱一次衣服,得洗手消毒二三十次。最后,带上新口罩进入清洁区,还需要立马洗脸洗澡……

暴露在污染区里的手机

成了抢手货

除去这2个小时,我们在病房呆了5个小时,期间大概3个小时,拍摄用的手机都在被“征用”。这是仅有的几台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手机,医生、护士都要靠它和外面传递信息。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无数次听到有人喊“手机呢?”“记者同志呢?”……第一天,我和汪佳睿在病房里待了五个多小时;第二天,我又一个人在病房里待了三个多小时。整个过程,口干舌燥、缺氧、耳朵痛、眼眶痛、鼻梁痛,但一点都不想上厕所,因为不停地流汗,全部流进了隔离服里。我是强忍着头痛、想吐的感觉,坚持完成了整个拍摄过程。拍完的第二天,我就开始拉肚子,连续三天,我心想是不是自己“中弹“了。幸好华大基因有针对媒体人的核酸检测服务,我去做了个检查,结果是阴性。后来也不拉肚子了,没有其它症状了,终于松了口气。

热情的医护和乐观的患者

我对采访的构想是纪实性拍摄,不预设主题、预约采访对象。开拍之前,我还有一丝担心,怕因为缺乏提前的沟通,医护人员和患者不愿意接受采访。但最终出乎意料的是,几乎所有患者都愿意接受采访,面对疾病,他们非常乐观,而且主动地、发自肺腑地赞美医务人员。

那些话带着滚烫的温度,也许不华丽,但能打动人。比如,在同一间病房,两位老婆婆抢着说医生护士的好,“一个晚上来三次”“还给盖被子”“帮着打水”“还送生活用品”“陪聊天”……还有一位聋哑的老婆婆,不停地朝着护士竖大拇指。

病人的一句话打动了我,她说,“他们不像是医生、护士”,另一位病人马上接过话:“就像亲人一样”,这不就是“医者仁心”最真实、最火热的表达吗?!于是,我将这条记实片的标题取为:“他们不仅是医生”。

“医者仁心”最真

采访途中遇上了一次现场抢救。病人突然病情恶化,医护使用了很多办法,但最终抢救还是失败了。

一位参与抢救的医生,沉默了好久,长长地叹气。我知道,来武汉支援救治的医生,都经过精挑细选,他们经验丰富、资历深厚。按理说,也看惯了生死。可即便在这次抢救失败后一个小时,我再来采访他,这位医生的情绪还是很低落,不停地叹气、闭眼。这一刻,我意识到,对医生来说,身体上的难受都不算什么;救不了人,才是最最难受的。这也是最真实的、最残酷的,每天在发生的事情。

其实创作这篇报道之前,我脑海中就隐隐有了“医者仁心”这个主题。因为之前我采访过的医生,一直在强化我的这种感受。比如,在报道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时,我们跟随彭医生进入了重症监护室的更衣间。在那里,他打开放置隔离衣的柜子,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不到十件衣服。他说:“马上就要弹尽粮绝了”。

当时我在想,没有防护服,就不能进隔离区,那还怎么抢救病人的时候,彭医生却告诉我,他在为医生被感染而担忧——因为大多数医生不会放弃他的病人,即便没有防护服,也会继续进入隔离区,继续救治下去。幸好后来,防护服的短缺,逐步缓解。

这段时间和医生频频接触,除了生离死别,我感觉他们都很积极阳光、风趣幽默。他们说,除了排解自己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要让病人有信心,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感染到病人。难怪医护人员叫“白衣天使”,因为天使总是带来爱和美好。

作为一名记者,见证这些人世间的美好,并且传递给更多的人,实在是一件令人激动和温暖的事情。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