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湖北省发布营商环境2020评价成果 6个市州获标杆城市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1-06-03 15:24 浏览:
视力保护色:

我省发布营商环境2020评价成果

武汉襄阳宜昌恩施十堰荆门荣膺标杆城市

2020年湖北各市州营商环境谁最优?6月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湖北营商环境2020评价成果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新闻发布会,综合排名前5名的武汉、襄阳、宜昌、恩施、十堰、荆门(并列第5)等6个市州获评湖北省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据介绍,此次评价由省优化营商环境办通过公开招标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评价对象覆盖13个地级市(州)和全省103个县级行政区,参考世界银行和国家发改委两套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县市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企业全生命周期、区域投资吸引力、高质量发展水平三个维度,由18个一级指标、96个二级指标构成,同一层级的指标平均分配权重。对标世行评价周期的惯例(上年度6月1日至本年度5月31日),充分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际,将世行评价通用周期延长一个季度,确定为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

自启动评价工作以来,我省经动员、培训、填报、核验、分析等一系列工作流程,现已编制完成《湖北省2020年度营商环境评价报告》。参照世界银行和国家评价的通行做法,选取各市州参评县市区中的最佳表现和实践,代表该市参与市州排名(占80%),经综合省委、省政府专项督查评分(占10%)、省直指标牵头单位(含省优化营商环境办)工作评分(占10%)后,最终形成市州营商环境综合排名。

从评价来看,获评标杆城市的6个市州各有特色,如:武汉市政务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事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比例分别达76.23%、99.21%、90.01%、99.92%,实现300项高频事项“就近办”。襄阳市去年“非接触式”办税共1136万笔,居全省第一,企业市场主体达11万户居全省第二,企业注销即办率达95%。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作为全国“信易贷”典型案例,被国家发改委现场会推介;“获得电力”指数全省排名第一,“刷脸办电”创新做法被国务院自贸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推介。(李剑军、刘涛)


相关阅读:

“标杆城市”示范效应可期

——湖北营商环境2020年评价成果解析

6月2日,我省召开“湖北营商环境2020年评价成果”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相关情况。自当日起,我省将连续组织三场新闻发布会,请6个标杆城市和县市区代表介绍经验做法,在全省营造出优化营商环境互学互鉴、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全省营商环境呈现五大特点

“全省营商环境总体呈现五大特点。”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主任刘蕲冈表示。

首先是工作机制越健全的地区营商环境评价越优。据悉,武汉、襄阳、宜昌、恩施、十堰等地均成立了市(州)委书记、市(州)长为“双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恩施建立“一周一碰头、一旬一研判、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半年一问政、一年一评价”的“六个一”推进机制。

其次,“一网通办”推进越深入的地区营商环境评价越优。襄阳襄州区、樊城区、枣阳市等5个县市区利用市不动产登记平台,缩减环节和时间,登记财产指标居全省前列。宜昌13个县市区利用市级“一窗办”系统,率先使用电子印章,开办企业指标包揽全省前13名。咸丰县开办企业实行“一张表单”,申请材料仅2件,达全省最优。

改革创新力度越大的地区营商环境评价越优。武昌区利用数字化图审平台,精简材料、压减时间,办理建筑许可综合水平全省第一。襄州、樊城、襄城等率先开展区域性统一评价试点,为投资项目开工节约时间2个月以上。宜都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科创贷”走在全省前列。

此外,上下联动与部门协同越好的地区营商环境评价越优。开展过营商环境评价的地区此次营商环境评价较优。武汉、襄阳、宜昌等参加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荆门、恩施、鄂州等委托第三方开展过营商环境评价。宜昌市综合运用评价成果,实行“末位约谈”,形成良好的倒逼效应。

武汉政务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深入推进减事项、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跑动次数,全市政务服务事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比例分别达到76.23%、99.21%、90.01%、99.92%。”武汉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彭浩介绍。

据悉,该市持续完善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功能,推进“一张身份证办成事”“一事联办”和“全市通办”,深入推进用户通、系统通、数据通、证照通、业务通。

全面实施“210”标准,将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到1天内,全年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40万户。开展“承诺可开工”试点,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45个工作日以内。

“探索联合抽查机制,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打扰企业频次。”彭浩介绍,该市创新企业信用报告制度和个人信用“黄鹤分”,迄今共归集信用信息5.1亿条。

针对融资难,武汉创新“三分钟申贷、零人工干预、一秒钟放款(或授信)”的“301”贷款模式,“汉融通”平台成功为企业融资1135.1亿元,累计为纾困企业贴息6.14亿元。中小微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合同份额占比近80%。

襄阳7766家企业登记注册“秒批秒办”

2020年5月,襄阳在全省率先研发推行“襄阳企业登记智慧办”平台,通过在政务服务大厅、银行网点等场所布设自助终端设备,打造无人值守、“365天7×24小时”不打烊、零见面、零接触新型政务服务模式。目前,通过该系统实现企业登记注册“秒批秒办”达7766家,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6391家,非工作日办件量近1/4。

襄阳市副市长伍义兵介绍,该市去年“非接触式”办税共1136万笔,位居全省第一;企业市场主体达11万户,居全省第二。全市企业注销即办率达95%。率先在全省建成全市不动产登记网上办理大厅,实现全域不动产登记“刷脸办、即时办、随处办”。

为帮企业渡过难关,该市去年累计减税降费和兑现惠企资金64亿元,延期还本付息惠及市场主体1.7万余户。全面推行“无申请兑现”改革,首批21项惠企资金1.96亿元3天内直接拨付至6245家企业。

该市还统一部署工业用地区域性统一评价,全市11个开发区7万亩工业用地的8个区域性专题评价全部完成,纳入“多规合一”平台,直接为企业节省费用4500万元以上,实现“拿地即开工”。该项经验被国家发改委《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宜昌“六多合一”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宜昌‘六多合一’改革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获得电力’指数全省排名第一。”宜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惠霞介绍,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企业开办重点领域堵点难点,该市在全国率先推出多规、多评、多审、多验、多证、多管“六多合一”集成审批模式和机制。

多规合一破解“拿地难”,融合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环保、林业等多项规划,叠加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同时搭建综合信息平台,项目业主网上选地、平台自动完成合规性审查,审批部门线上协调、限时反馈,最快10个工作日完成预选址。多评合一破解“评估繁”,将环境影响、矿产压覆、地震安全等10类建设评价事项由政府购买服务,已有186个项目享受成果,为业主节约资金3000多万元。多审合一破解“审图慢”,在全省率先建立数字化审图平台,对住建、消防、人防等部门图纸“一窗受理、网上审查、数字交付”,审图效率提升30%以上。

此外,还有多验合一破解“验收拖”, 验收时限由最初的57天压缩至10天以内。多证合一破解“信息堵”, 推行“58证合一”和149项涉企经营事项“证照分离”。多管合一破解“监管弱”, 推进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五统一”综合执法。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刘蕲冈表示,下一步,我省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找准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短板弱项,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法举措,向各市州点对点反馈综合评价情况及其所辖县市区具体表现,方便各地对标对表进行优化,以评促改,以评促优。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