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历史人文纪录片《石家河》震撼播出 社会各界反响热烈
6月21日和22日晚8点,系列历史人文纪录片《石家河》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CCTV9)播出,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普遍赞誉。播出期间收视成绩亮眼,收视率达0.083%,市场份额0.426%,超额完成总台时段份额考核指标120%。在央视新闻客户端的周末看点推荐中,该片荣登十大推荐节目第三位,品质与影响力广受认可。
《石家河》由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省广播电视局和艺画开天联合出品,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摄制,历时近两年精心打磨完成。2023年6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讲好长江文明起源故事,省广电局第一时间指导、支持湖北广播电视台创作策划《石家河》,将其纳入当年精品创作重点项目库,给予50万元资金扶持;同时持续加强跟踪服务,组织专家审片,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创作播出。
《石家河》聚焦长江中游重要的史前文明遗址——石家河古城,以《文源》《鼎盛》《仪轨》《归中》四个篇章,首次系统性地梳理和呈现了该遗址长达七十年的考古发掘成果,尤其是近年来的重大新发现。该片内容详实丰富,不仅生动复原了四千多年前这座古城的繁荣盛景,细致展现了其发达的水利工程、精湛的制陶技术、独特的祭祀仪轨以及水稻文明等生活场景,更深入探讨了气候变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长江与黄河文明的交融互动,以及东西方史前文化交流等宏大历史命题;填补了长江中游文明起源研究的空白,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是对“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的一次有力实践。
在制作层面,该片融合了纪实拍摄、情景再现、三维动画、人工智能等多种元素,巧妙将古代文明与当代地域生活、精神风貌进行对比映照,成功打破了专业知识的传播壁垒,打造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摄制团队秉持严谨态度,充分运用了创新科技手段,依据详实的考古资料,完成了高保真、高精度的石家河古城三维建模,尤其是对古城水系的生动还原,成为全片一大亮点。知名纪录片导演、本片艺术总顾问朱力军盛赞其“以镜头为纽带,用科技之钥打破传播边界”。
纪录片播出后反响强烈,获得了关注石家河文化的各界人士尤其考古学界的高度评价。北京大学赵辉教授、社科院王仁湘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韩建业教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方勤院长等众多权威专家纷纷点赞。学者们一致认为,该片在学术严谨性与艺术表现力之间实现了极佳的平衡,既全面、科学、客观地呈现了核心考古成果和多年研究积累,又以富有感染力、通俗易懂的视听语言将其传递给大众,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文化传承使命的生动范例和标杆之作。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