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MB1645265/2021-53800 | 分类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发文日期 | 2021-04-20 |
文号 | 无 | 有效性 | 有效 |
【决策草案】湖北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草案)
“十四五”时期,是湖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新征程的开局五年,也是谱写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五年。为加快推动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迈上更高台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围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各方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
(一)舆论引导工作呈现新亮点。全省广电媒体和网络视听机构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构建主流舆论矩阵,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聚焦核心、突出主线,深化拓展广播电视媒体“头条”建设和视听新媒体“首页首屏首条”建设。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重大活动、重大节点,深入宣传阐释中央、省经济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精心组织主题宣传报道活动,统筹谋划开展大型教育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把握时效度,扎实做好社会热点问题和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持续完善重大宣传报道的一体化统筹机制、舆论会商机制、议题设置机制和宣传调控机制等,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的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讲好讲活脱贫攻坚故事,展现脱贫攻坚的伟大创举,不断推动全省脱贫攻坚加速增效,充分展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湖北篇章、湖北担当和湖北作为。
(二)精品创作生产开拓新局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挖掘荆楚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政策资金扶持引领作用,加强重点题材、重大项目选题策划,持续优化创作环境,推出一大批主旋律强劲、正能量充沛、荆楚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电视节目、电视剧和网络视听作品。创造性搭建全省节目内容交流共享平台,推动成立湖北影视发展引导基金和影视拍摄基地联盟,成立湖北电视剧制作协会,建立并完善创作生产种子库、项目库、宣发库。实施“8·20”精品工程,持续开展广播电视节目栏目创新创优评选活动,全省优秀主题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剧本)入围总局展播和获扶持数量连续五年稳居全国前列,电视剧《海棠依旧》、广播剧《今生无悔》等2个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微电影《生命链》等8个作品分获中宣部、总局一、三等奖或优秀奖,《汉字解密》等4个电视栏目节目分获总局优秀节目一等奖、2016-2017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猎场》等3个作品获中广联“十佳优秀电视剧”称号,专题片《读书的力量》获获第23届中国纪录片系列片好作品奖。
(三)事业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积极培育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新动能,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步增长,整体竞争力持续增强。大力实施“双百”工程,长江云新媒体集团、武汉广播影视传媒集团等转型发展取得良好成效,艺画开天、博润通、武汉青雨、两点十分、长江华晟、种梦影业等创作单位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全省广播电视事业总体创收稳定,2019年,全省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为194.79亿元,较“十二五”期末增长89.96%。全省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台82座(其中省级1座,市级12座,县级69座),开办公共广播节目96套、公共电视节目114套。省级无线地面数字化覆盖建设基本完成,地面广播电视数字补点台站和无线数字广播、电视覆盖用户数大幅增加。截至2019年底,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79%和99.7%,比2018年分别提高0.11和0.12个百分点;全省社会广播电视制作机构和经营机构共139家,从业人员5780人,全年创收收入为86.09亿元,比2018年增加122%。
(四)融合创新发展展现新作为。积极投身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新媒体业务,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此长彼长的态势日益凸显。湖北省广播电视局成立独立的媒体融合发展处,开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专题调研、设立扶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专项资金,举办省级广播电视媒体融合研学班,成功争取中国(湖北)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创新中心获总局批复。湖北广播电视台充分汇聚各类人才、发挥产业优势,打造以“新闻+政务+服务”为核心功能,统筹全省政务信息数据资源,实现覆盖全省“互联互通、功能完备、运行通畅”为目标的“长江云”平台,建成了支撑省、市、县三级区域性生态级智能化融媒体平台。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目标基本实现,8个试点单位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发挥示范效应,为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了可操作、可复制的标准化流程和方案。研究起草《湖北省智慧广电建设规划》,承担国家广电总局基于700M频段的移动互联网接入服务试点项目,在神农架开展广电5G网络业务承载试验。
(五)公共服务开展取得新突破。深入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创新,加快标准化均等化便利化建设,公共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全面建成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的农村智能广播网(“村村响”),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并与国家应急广播网对接。将“户户通”“村村响”公共服务重点工程纳入全省市(州)党政领导班子年度政绩目标考核内容,开展“户户通”“村村响”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启动“村村响”省级广播节目融合共享平台和监管平台建设。基本完成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台站和自动播控系统建设任务,省级91个骨干台站建成开播。全省中波广播转播台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实现“主备齐全、自动播出、远程控制”,形成中波广播全省一网、统一运行、统一管理的格局。
(六)科技创新应用达到新高度。坚持推进技术支撑能力升级,以超高清、融媒体、智慧化为发展方向,以新技术与广电技术的融合创新为支撑,综合信息服务和智能化应用等新业态持续拓展。推进全省无线高山台站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和县级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工程,基层广播电视台播出系统安全性不断增强,节目制作能力和节目质量持续提升。推进全省广电网络双向化改造,全省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超过98%。
(七)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新成效。大力实施“两个一百”人才培养工程,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素质显著提高,人才结构更加合理,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比例不断提升。全省广播电视系统从业人员共计37254人,其中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军人才25名,3人入选总局专家人才库,1人入选荆楚百优宣传思想文化青年人才。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50期,直接面授培训人员2万多人次,依托网络培训平台培训学员约14万人次。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能手竞赛的培训和考核。现有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军人才25名,省内有影响的各类领军人才约180名。
(八)对外交流合作迈出新步伐。传播能力建设工作不断深入推进,“走出去”成效进一步显现,国际影响力得以提升。成功举行“江与河的对话——2019湖北影视展播周暨南亚湖北传媒周”系列活动、2018非洲“湖北传媒周”、2017年中俄媒体年——俄罗斯湖北传媒周、2016年马来西亚“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专题片《湖北从长江走向世界》向埃及和南非人民展示优秀荆楚文化和湖北传媒业融合发展成果。协调湖北台垄上频道与云南台云数传媒公司合作,推动部分节目在老挝或柬埔寨主流媒体播出。承接亚广联“一带一路”摄制组3国12名外媒记者来鄂采访,向世界展示全省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与交往、乡村振兴等情况。
二、机遇挑战
“十四五”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全球治理体系、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革,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深远影响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但湖北仍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大趋势没有变,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正面临着新机遇和新契机:
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宣传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指示批示,对宣传思想工作特别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湖北文化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增长,为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带来了优越的发展环境。三是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长,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消费需求趋向个性化,为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提高精品内容供给能力,带来更精致、更精细、更精彩的视听新体验创造了新的空间。四是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加速拓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促使广播电视媒体不断向着兼具新闻发布者、信息传播者、服务提供者、关系建构者于一体的社会治理平台转变。
同时,我们必须要清醒地看到,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一是优质内容供给不足,精品创作能力不强。精品创作存在短板,创新创作能力不强,高质量节目有限,基层广播电视台自办节目不足,电视剧作品产量不多、质量不高,影响力有限,网络视听作品良莠不齐,内容生产还未形成“高原”之势,也缺乏“高峰”之作。
二是事业发展不均衡,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传统业务经营收入不断下滑,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台网生存压力凸显;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滞后,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内生动力活力不足;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相关配套政策不健全不完善,市场主体集中度不高、集聚效应不强,产业链条培育不足、延伸不够。
三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工程质效发挥不充分。运维机制不健全、经费落实不到位、节目制播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基层、服务农民的质量和效果。
四是新兴技术应用程度不够,缺少关键项目支撑。新兴技术在内容生产与传播方面的应用程度有待加强,主流媒体尚没有占领移动视频传播领域的制高点,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潜力挖掘不够、推动力度不大,缺乏核心园区、重点项目的支撑、辐射和带动。
五是网络视听节目监管范围不全,技术迭代升级滞后。网络视听传播主体众多、节目体量庞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形态多样,新业务新应用层出不穷,导致网络视听监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亟待强化技术手段创新。
面对这些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我们要时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胸怀两个大局,保持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消除不利影响,积极应对风险挑战,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推动广播电视不断发展进步壮大。
三、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及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的工作总基调,以思想引领为根本、融合创新为关键、技术变革为支撑,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积极破解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难题,不断优化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结构布局,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广电高质量创新性发展的新篇章。
(二)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期末,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舆论宣传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全面提升;内容创作生产大发展繁荣,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产业规模逐步壮大,形成辐射全产业链的产业格局;新兴信息技术应用驶入快车道,助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公共服务普惠化、公平化和高质化全面落实,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依法行政,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优化;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行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媒体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广电视听融合发展步入快车道。
1、舆论引导能力显著提升。形成立体多样、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聚焦建党一百周年、党的二十大、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等大事,推进宣传内容、形式、手段创新,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主题宣传凝神聚气、汇聚人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舆论引导理念,明确核心、突出主线,深化拓展广播电视头条和网络视听首页首屏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2、内容创作生产持续繁荣。重点推出具有荆楚特色和全国影响的电视剧(动画片)2到3部,打造优质网络视听节目1到2部。扶持和培育10到15家网络视听公司,打造成专业实力鲜明的互联网内容公司,培育6至8家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制作单位,形成以优质内容为核心、多载体表达为重点、即时迅速传播为保障的发展态势,实现与新媒体内容生产深度融合,提升“鄂军”的品牌影响力。
3、产业规模效益稳步增长。加快中国(湖北)网络视听产业园建设,探索打造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的采集制作分发、网络传输和终端接收的链式产业格局。发挥高质量产业基地的积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每年引进直播、短视频、游戏等新兴网络视听企业10到15家,落实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政策扶持,协调园区运营方加大金融、创新、稳岗等支持力度,优化企业服务,减轻企业负担。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借助市场主体力量,争取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支持,整合行业企业及民间资本,建立影视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
4、高新技术应用提质加速。以技术创新引领变革发展,构建基于新技术的媒体融合服务格局。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机遇,持续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加快完成数字化、光纤化、宽带化、IP化改造,加快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工业互联网和移动宽带网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有线光纤+5G双架构传输覆盖体系建设,打造“全省贯通,对接全国”的智慧广电服务网。大力推动4K /8K超高清视频、交互技术与视听创新、3D、VR/MR/AR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中的创新应用,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新闻采集、内容生产、移动分发、接收反馈一体化的智慧广电传播体系,坚持移动优先、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传播平台,构建智慧广电生态链。
5、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面实现线下服务与线上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打造高覆盖、普惠性、智能化和多场景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IPTV省级分平台免费专区扩容增量提质、网络视听媒体教育频道开通,为湖北学子提供精品课程。充分发挥广电和网络视听媒体的渠道优势,开拓“直播带货”“空中课堂”“云服务”等多种方式,精准对接供需双方,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完成中央和省级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及湖北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启动地面数字电视700兆赫频率迁移工作,搭建“村村响”省级广播节目融合共享和监管平台。
6、媒体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持续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媒体在内容、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推进中国(湖北)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建设,实现理论研究、模式探索、技术应用和项目孵化的多元发展态势,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放大一体化协同联动效能,深入实施融合发展工程,拓展广播电视媒体“头条”和网络视听媒体“首页首屏首条”建设,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阵地。加大区域性平台的融合推进力度,以长江云平台为核心,构建起联动江西、湖南、安徽等中部省份的省级主流融媒体交流平台,打造“中三角协同媒体平台”。优化广播电视的经营边界,将广电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短视频电商营销以及内容付费等商业模式逐步应用。
7、行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法律意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建立覆盖全省的省市县三级智慧广电监测监管体系。积极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强化网络内容分析和网络空间安全感知,初步构建基于等级保护的网络安全监测平台,应对广播电视网络安全挑战。
8、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增强。坚持政治锤炼、政治历练,切实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精准培训、全员覆盖,统筹办好行业系统性人才培训班,着力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人才队伍。优化全省新兴媒体行业岗位设置,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丰富评价方式,畅通评价渠道,推动职称评价结果与人才聘用、考核、晋升等用人制度有效衔接,激发行业发展内生动力。
四、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在舆论引导、生产创作、融合发展、公共服务、产业壮大、科技引领等方面构建新格局、展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牢牢掌握宣传舆论工作主导权和主动权,促进湖北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把正确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切实提高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党性原则,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力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突出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
——把握正确导向,唱响时代旋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宣传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重大发展和先进典型,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明确政治属性,坚守社会效益。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讲话精神,开展主题宣传、主题创作,引领创作风向,以正能量推动创新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现实题材,反映火热生活,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讲好湖北故事,镌刻湖北印记,打造“长江品牌”。
专栏1 舆论引导工程 |
01 湖北智慧党建广电网络传输工程 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传统党建工作中积累经验成果,构建出贯穿四级党组织,集宣传、教育、管理、监督、服务、会议系统、办公、数据汇总分析于一体的,纵到底、横到边的全方位、立体化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党建工作开展规范化、透明化、高效化。 |
02 湖北广电网络宣传服务平台 建设基层数字化服务系统、政务服务引导系统、便民服务引导系统、智慧党建服务系统、政策通系统、新闻网系统、综合信息发布端(APP、小程序)、政府网站应用系统、宣传服务大数据分析系统、内部质量管控系统、虚拟主播系统、智能编辑系统等。 |
03 “两个中心”进万家融合服务试点 助力基层乡镇、社区、自然村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构建基层公共服务本地化信息体系,为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提供集约化的资源支持,成为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构建的基础。 |
(二)大力推进视听内容品质升级,积极培育广播电视新经济新动能
全面提高精品创作、产业发展和服务管理能力,打造较为完善的全产业链条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促进全省网络视听节目创作生产和管理服务实现量质双升,保障网络视听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推动广播电视高质量创新性发展的最大增量。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市场环境。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一流的服务标准,主动承接创作生产力转移,吸引更多优秀创作企业(主体)从事网络视听文艺创作,吸引更多优秀创作机构、创作团队、创作人才及重点项目落户全省。
——加强规划指导,强化网络监管。精心谋划,精到服务,精细管理,精准扶持,增加内容有效供给,鼓励优秀节目创作传播,培育出更多的优秀原创作品。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依法监管,清朗网络空间,创新技术手段,提升治理能力,确保网络视听节目政治安全、导向正确、内容健康。
——放眼全球市场,扩大对外交流。大力支持网络视听行业主动参与“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交流,积极组织开展网络视听节目生产主体对外交流,研究分析海外市场和受众需求,针对性创作一批国际化的内容产品,提高湖北海外知名度,推动荆楚文化海外传播。
专栏2 精品创作工程 |
01 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重点项目储备库 加强重大选题、重点项目策划,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坐标,以重点网络影视剧备案管理方式调整为契机,建立全省网络视听优秀选题项目储备库,积极储备一批荆楚底蕴丰厚、时代特色鲜明、市场前景看好的重点电视剧、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动画片项目,推出思想性艺术性兼具、传播力影响力俱佳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精品。 |
02 湖北广播电视台MCN平台孵化项目 强化开放办台思维,以短视频+直播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台(集团)节目栏目、主持人、主播、记者等资源优势,推动FM96.6整体转为MCN机构,开设具有广电统一标识和内容特色的媒体号、达人号、栏目号,鼓励节目栏目以及主持人、编导、记者垂直深耕美妆、美食、时尚、汽车等细分领域,打造具有广电特色的KOL矩阵。 |
03 湖北国家级影视基地 统筹协调建设湖北影视文化产业园区、湖北青年剧本策划中心、影视孵化中心、后期制作中心,为湖北籍人士或钟情湖北的各方人士打造一张特色显著、功能设置合理、作用发挥良好的“长江影视”园区名片,形成“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的湖北“长江影视”拍摄基地联盟模式,不断为制作机构提供更加高效、顺畅的一站式创作生产条件。 |
(三)加快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持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坚持移动优先战略,主动适应分众化、大众化传播趋势,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尽快建成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逐步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
——遵循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充分利用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方式,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加快智慧建设,助力社会治理。积极参与智慧城市、智慧社会、智慧乡村、智慧家庭建设,参与党委政府各部门的“雪亮工程”、远程党员教育、公共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工程,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加强与本地用户连接,深化服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延伸信息触角,扩大民意表达渠道,促进社会共识达成。
——拓展功能定位,服务群众生活。及时关注热点话题,推进应急、市政、交通、卫健、社区等公共领域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推动以统一数据标准实现业务协同,构建起功能齐全、覆盖全面的政务服务平台,主动跟踪群众在不同时空场景中的信息诉求,开辟全方位的便民服务功能。
专栏3 融合发展工程 |
01 中国(湖北)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 以一体化发展为理念,汇聚各方力量,围绕融媒体理论和技术创新,深入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和决策咨询,着力打造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广电媒体融合示范样板、媒体融合技术研发基地、媒体融合一体化发展大数据中心、国家媒体融合智库平台和媒体融合自主创新孵化生态链,实现理论研究、模式探索、技术应用、项目孵化协同发展,为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及相关标准制定提供技术支撑,并对外提供人才培训、技术产品应用和成果传播转化等服务。 |
02 全省融合媒体监管系统 针对专网传输的IPTV、移动媒体等集成播控平台,利用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数据总线服务集成等先进技术,在监管数据积累的基础上建设综合监管数据管理体系,提升数据的利用水平,实现监管数据的关联分析和全景可视化,实现专网视听新媒体监测监管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
03 主流新媒体建设项目 建设长江云极速新闻客户端、长江云省级融媒体平台、长江云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区域性融媒体大数据中心,以及融合传播服务平台、广电融媒体应急管理平台、惠民生活云服务平台、融合生产技术支撑平台、融媒体安全管控平台等基础性配套设施,形成可支撑全省媒体融合发展的智慧融媒生态体系。 |
04 全省融媒体中心+智慧城市建设 以融媒体为中心,建设智慧物流体系、智慧制造体系、智慧贸易体系、智慧能源应用体系、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社会管理体系、智慧交通体系、智慧健康保障体系、智慧安居服务体系、智慧文化服务体系,将城市的各个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到融媒体总平台上,以提高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
05 湖北融媒体智慧监测监管云平台 根据监测监管业务特点和安全需求,以双活数据中心为基础,整合各业务系统、存储、转码、带宽和业务应用等资源,进行多维度的大数据挖掘分析,实现监测监管资源共享和智能调度,具备数据汇集、自动统计、智能处理、深度挖掘、过滤提炼、科学分析、信息生成等能力,提供全面、清晰、灵活、快捷、实时、动态、有针对性的全业务监测监管信息服务,大幅度提升融合媒体监测监管效能。 |
(四)建立健全长效服务机制,大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聚焦人民听好看好用好广播电视,以标准化建设为引领,以均等化享有为基础,以提高覆盖面和适用性为关键,以推进转型升级为方向,加快实施省市县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应急广播、农村智能广播网、直播卫星户户通等广播电视惠民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相衔接的具体实施标准,着力提高广播电视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巩固建设成果,扩大服务范围。坚持均等化、标准化,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完善公共服务制度为着力点,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突破点,大力推进“智慧广电+公共服务”,深化拓展“户户通”“村村响”等重点惠民工程。
——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协调发展。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增效能”,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发挥行业优势,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做好行业扶贫、定点扶贫、驻村帮扶,增强扶贫实效。
——完善服务网络,挖掘社会潜力。建立健全广播电视运行维护体系,加快乡镇服务网点建设,完善村级服务网络。优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机制,积极扩大购买范围,激发企事业单位的活力,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增强公共服务内容供给,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
专栏4 公共服务工程 |
01 “村村响”提质增效项目 建设“村村响”省级节目融合共享平台和监管平台,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联网,将应急广播信息以及党和政府的声音、“三农”服务信息下达到基层“最后一公里”。优化“村村响”系统,提升各级平台设施性能和终端密度、接收能力、供电自给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推进“村村响”与湖北省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融合发展,建设村村响融合广播电视台,实现5G联网和监管。 |
02 湖北广电新型智库平台 按照“产学研用”一体化思路,立足广电主业,完善服务功能,大力推动智库专家成果的及时发布与广泛传播,进一步加强智库与决策机构的衔接,促进智库成果在决策机构中的转化与应用,让“智者”和“决策者”能够在平台上实现实时地沟通与交流,建成具有湖北特色的智库成果和智库专家大数据库及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平台。 |
03湖北广电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平台 强化广电公共文化服务监测分析,实现供给职能全流程监督,建立规范化共建共享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管理体系,推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提高广电公共服务供给的前瞻性、科学性,增强广电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能力。 |
04 湖北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 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建设、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战结合”的基本原则,搭建省市县三级应急广播平台,与各级应急办、公安局、气象局等应急信息发布单位进行有效对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现有的频率频道播出系统、新媒体/融媒体、地面数字电视系统、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无线调频广播系统、机动应急广播系统、“村村响”系统等传播方式,实现应急广播信号在全省综合覆盖,提升全省应急信息发布能力,最终形成国家、省、市、县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可管可控的应急广播体系。 |
05 以5G广播网为核心的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工程 以构建国家基础信息设施为宗旨,以5G广播网为核心,与5G双向通信网相融合,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TPv6等综合技术为支撑,以融合智能媒体为目标,部署5G广播网建设、5G广播融合云平台建设和5G广播智能路由终端,全面提升广播电视管理、网络、业务及服务能力。 |
(五)培育壮大市场竞争主体,不断增强内容产业经济发展活力
以精品打造为核心,以国际化为引领,积极培育新兴视听行业,坚持扶优扶强,支持初创型数字内容企业发展,持续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品牌和市场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壮大一批行业骨干龙头企业,扶持一批内容产业聚集、产品运营、服务保障平台。
——加强政策倾斜,扶持龙头企业。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培育大型专业化主体,打造数家拥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媒体融合集团,形成龙头效应和集聚效应。成立网络视听种子资金,加强第三方合作,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最大程度调动各方资源,全方位为网络视听企业提供融资、增资、上市等相关专业服务。
——深耕荆楚文化,打造品牌效应。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主旋律引领创作方向,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开展对外交流、技术合作、版权交易等,提升湖北海外知名度,推动荆楚文化海外传播。
——改善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审批服务流程,落实好各级各项帮扶政策,加大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园区扶持力度并出台相关实施细则,鼓励行业协会与各相关产业园区开展行业培训、交流合作等工作。
专栏5 产业壮大工程 |
01 中国(湖北)网络视听产业园 在现有存量创作主体的基础上,培育挖掘一批有潜力、有后劲、有创新创作能力的网络视听节目创作生产企业,通过引导社会资本、技术人才、内容产品向网络视听产业聚集,2年内培育50家以上企业入驻园区,大力推动实力强、效益好、内容创作有奇点亮点的优秀市场主体上市。 |
02 湖北广电传媒基地 打造集广播影视媒体内容人才培训、策划创意、节目生产、后期制作、内容存储、NGB数据中心、创新业务、展示交易、交互体验、配套服务十大功能于一体的媒体内容产业平台,形成“一区三园八中心”的产业布局,各有侧重,互为依托,形成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
03 中国(武汉)智慧广电产业园 集广电专业功能、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和广电创意拓展功能于一体,建成党的新闻阵地、全媒体制播平台、信息交互中心、创意开放空间、人工智能及信息技术的体验窗口,以及充分考虑广电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公益性、开放性文化综合体。 |
(六)深入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引领广播电视转型升级
加快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广播电视内容生产中的创新应用,推动广播电视制播平台云化、互联网协议(IP)化,推进广播电视网络整体转型升级及4K+5G传输覆盖网建设,加大制播、传输设备的更新换代、提档升级力度,引导省内广电机构和社会力量在前沿交叉和核心关键领域增加研发投入,统筹推进广播电视创新链、产业链和市场需求的有机衔接,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广播电视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推动融合应用,提升制播水平。积极建设内容制播与集成播控云平台、大数据信息资源平台、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用户沉淀平台、视音频AI处理平台等新型服务平台,帮助开展车联网中的信息娱乐以及安全应用、基于物联网开展广电智慧家庭业务、公共安全系统中的应急广播等应用业务,着力解决新闻业务、制作业务、内容管理业务、播出分发业务、数据分析业务的融合应用问题。
——加强智慧监管,保障播出安全。面向全媒体生产、传播和服务方式与业务流程,完善全媒体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持续推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商用密码应用等安全保障工作,完善全媒体网络安全系列标准,构建适应新技术发展的立体化、系统化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实现智能化安全态势感知、研判分析、风险预警、处置调度,推动从信息海量监管向精准式、靶向性监管过渡。
——推进高清发展,创新节目形态。加快电视节目采集、编辑、播出系统的高清化升级改造,推动高清、超高清电视机顶盒推广普及,推进超高清视频业务与5G协同发展,建立4K超高清节目技术体系,探索8K超高清节目内容生产,实现声音广播从单声道、立体声向环绕声、沉浸声演进。
专栏6 科技引领工程 |
01 湖北广电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 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广电传媒基地建设湖北广电网络公司业务用房和大数据中心用房,提升数据存储、统计、分析和输出的整体水平,提供数据存储、数据统计、数据分析和数据产品输出服务,媒体融合发展和广电网络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
02 湖北5G有线无线融合网建设 根据5G业务发展的具体情况,适时在省内具备条件的地区逐步规模部署5G网络,开展有线无线融合网的建设运营、业务服务和市场运作的可持续商业模式,提供多种多样的5G应用,推动网络有线无线一体化融合发展。 |
03 湖北广电5G+智慧新农村 在湖北广电现有数据中心建设1套农业大数据云平台和农业物联网平台,在湖北省选择20个农业县60个集中农业区开展5G+智慧农业建设,为涉农主体提供基于专业标准、生产加工、供应链、市场销售、资金保障等各个层面的数据查询和数据分析服务。 |
04 湖北卫视4K超高清制播平台 将湖北卫视建成一个全4K超高清电视制播频道,全面支持4K的“采、编、播、存、传”超高清内容生产、8K精品节目制作以及5G+4K/8K超高清传输网络等基础设施体系的4K超高清制播平台。 |
05 湖北广电700M 5G规模组网项目 按照中国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规划和部署,在武汉市及70余个县级城市区域,建设700M 5G基站规模为17240个,总载扇数51720个,可提供5G无线网络峰值带宽6052.5Gbps、5G无线网络均值带宽2828.4Gbps,可同时为1034.4万个终端用户(人/物)提供5G无线接入服务。 |
06 湖北新型智慧广电网络项目 进一步布局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充分利用IPv6、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光量子通信等技术,支撑5G新技术特性的规模应用,提供大带宽光纤接入服务,打造安全、可控、智能、敏捷的新一代综合信息服务的广播电视网络。 |
07 湖北网络态势安全感知平台 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全网统一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网络态势安全感知平台,进一步重点强化网吧、非经性上网场所的网络安全管理覆盖,通过持续建设重点强化网间互联安全态势感知、网络智能化安全管理、网络节点自动化管理、基于大数据的舆情巡查和智能分析、互联网安全深度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提升,逐步推动平台成为社会治理数字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08 光谷文创数据中心 同国内顶尖的互联网企业和IT企业开展合作,综合利用5G、AI、物联网等技术,在武汉光谷云创产业园建设高标准主数据中心,并统筹考虑在恩施州建设容灾数据中心,实现智能化、高等级的园区、机房安全管控和能源调配,提供规模化的云计算、大数据存储服务能力。 |
9 5G+工业互联网建设 在湖北广电的现有数据中心部署1套中心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选择150个边缘云工业园区节点开展5G+工业互联网建设,为工业园区及企业提供全方位的5G+工业互联网、安全管理及生产经营服务,共享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10 广电5G频谱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 推动广电5G 700MHz频率的有效利用、加快5G建设进程、保障设备合规性及网络安全性,对广电5G网络做好广电700MHz的智库支持和技术支撑,在充分发挥好广电5G频率资源优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证广电5G网络在规划建设、业务推广、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支撑和保障,对广电利用5G网络对业务的再提质升级产生积极的创新引领促进作用。 |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
统筹“两个大局”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准确理解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新发展格局,全面加强党对广播电视工作的领导,充分认识“十四五”规划引领作用,更好发挥广播电视行业独特优势,根据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要求,立足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工作实际,强化统筹协调,做好规划衔接,明确任务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加强沟通联系,整合多方资源,完善评估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二)完善扶持政策,争取资金投入
积极落实中央和地方财税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政专项扶持激励和引导调控作用,力争将本地区的重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用好用活各类产业投资发展基金,支持通过项目融资、发行债券、担保贷款、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鼓励社会资金、外地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产权转让、入股、PPP等多种方式,跨地区、跨行业参与项目建设与经营,形成支撑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三)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能
着眼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创新方式、方法、手段,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持续强化节目内容、传输播出、渠道平台等各方面、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和制度执行,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密做好重要播出期和敏感期的技术管理和防范,确保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安全播出,建立完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四)激发人才活力,壮大中坚力量
以增强新闻宣传、文艺创作、工程技术、国际合作等重点领域和网络视听、媒体融合等新产业、新业态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培养,引导和帮助提升专业能力、锤炼专业作风、培养专业精神,为做好新时代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