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
×
索引号 MB1645265/2021-51051 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媒体融合发展处 成文日期
文号 鄂广发〔2021〕19号 生效日期 2021-09-30
有效性 有效 失效日期 2026-09-30
文件名称 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印发《湖北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印发《湖北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来源: 媒体融合发展处 时间:2021-09-30 15:15 浏览:
字号:
视力保护色:

各市、州、县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相关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企事业单位,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湖北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规划》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2021年9月29日


湖北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

“十四五”发展规划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环境

一、现实基础 

二、机遇挑战 

第二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第三章 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第四章 大力提升内容产品传播力影响力 

第五章 坚定不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第六章 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第七章 培育壮大广电视听产业市场主体 

第八章 以技术创新推动智慧广电建设 

第九章 推进广电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十章 加强新时代广电视听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第十一章 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第十二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政策保障 

三、完善实施机制 

湖北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

“十四五”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湖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省新征程的重要节点,也是奋力谱写湖北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五年。为深入推进“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汇聚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强大力量,推动新时代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环境

一、现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

(一)主题宣传浓墨重彩,舆论引导能力显著提升。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构建主流舆论矩阵,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全省广电媒体和网络视听机构围绕党的十九大、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等重大主题,以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精心组织“荆楚行”等大型采访和报道。持续完善一体化统筹机制、舆论会商机制、议题设置机制和宣传调控机制,扎实做好社会热点问题和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讲好讲活脱贫攻坚故事,展现脱贫攻坚的伟大创举,不断推动全省脱贫攻坚提速增效。统筹全省系统宣传战役,充分展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湖北成效、湖北担当和湖北作为。

(二)精品创作卓有成效,内容生产日趋繁荣。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充分挖掘荆楚文化资源,发挥政策资金扶持引领作用,优化创作环境,推出一大批主旋律强劲、正能量充沛、荆楚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作品。2020年,全省制作广播节目22.5万小时,制作电视节目9.3万小时,制作网络视听节目4.0万小时。全省实施“九个一”精品献礼工程和“8·20”精品工程,成立湖北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湖北电视剧制作协会,建成运行全省节目交流共享平台。持续开展广播电视节目栏目创新创优评选活动,电视剧《海棠依旧》、广播剧《今生无悔》等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警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我爱你中国》《戏码头》等优秀作品在中宣部、广电总局各类评比中获奖。全省优秀主题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入围广电总局展播和获扶持数量连续五年稳居全国前列,网络动画片《灵笼》获“金龙奖”“金海豚奖”最佳动画片奖。公益广告获奖作品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赤子之心 深海作证》《本色》《扶贫助农系列》等项目获广电总局一类扶持。

(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大力实施“双百”工程,深化疫后重振“6﹒18”行动措施。纵深推进中国(湖北)网络视听产业园建设,充分发挥“六大平台”功能,打造产业集聚高地,2020年产业园营业收入达147亿元。全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加速推进,楚天视讯转企改制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历时10年的网络整合转企改制工作历史性地划上句号。全省广播电视业总体创收稳定,截至2020年底,全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达502家,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190.95亿元,创收收入147.07亿元,分别较“十二五”期末增长82.15%、64.51%。

(四)转型升级势头强劲,融合发展步入新阶段。加快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发展,不断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持续拓宽广电媒体传播渠道,构建广电服务新模式。省级融媒体技术平台“长江云”,上线覆盖全省各市州县120个“云上”客户端,开创“新闻+政务+服务”模式,整体设计方案荣获中广联“2017年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中国(湖北)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获批创建,实施专项课题项目研究,启动学科共建,举办全省媒体融合发展研学班。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目标已经实现,8个纳入国家和省试点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流程和方案。

(五)基础建设深入推进,公共服务质量稳步提升。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创新,加快标准化均等化便利化建设,公共服务范围和质量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86%和99.82%。持续加强重点工程建设,中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基本建成开播,“村村响”“户户通”等先后列入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成效评价指标、市(州)党政领导班子年度政绩目标考核、县(市、区)域文明指数测评等指标体系。制定出台《湖北省应急广播省级平台建设方案》《“村村响”省级广播节目共享平台和监管平台技术方案》,推进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与“村村响”平台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村村响”开展疫情防控、防灾救灾、党的方针政策宣讲等宣传活动。利川中波转播台被中宣部等部门联合表彰为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六)依法管理水平有效提升,行业治理能力持续增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综合治理,压实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监管手段,严把内容关、导向关、传输关、安全关。开展卫星电视专项整治,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工作连续五年获全国考评满分。制定出台《湖北省广播电视条例》《湖北省广播电视领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形势分析研判、工作例会等制度。强化视听节目、广告播放和移动新媒体平台监管,“两微一端”、网络直播纳入日常监测。组织安全播出检查和应急演练,有力保障党的十九大、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第七届世界军运会等重大活动安全播出。

(七)对外交流合作迈出新步伐,荆楚文化影响力不断延伸。“走出去”成效不断显现,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向海外展示湖北传媒业发展成果和荆楚文化魅力。连续4年分别在马来西亚、俄罗斯、埃及和南非、印度举办“湖北传媒周”,累计签署10多项国际合作协议,开展“湖北传媒展”“湖北影视展映周”等40余项大型活动。承接亚广联“一带一路”摄制组外媒记者来鄂采访,向世界展示全省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乡村振兴等成果。

(八)党的建设坚强有力,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全行业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深化、强化党的各项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强化政治机关、政治工作者定位,开展学习教育,加强理论武装,深化作风建设,提升各级党组织和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先进性、纯洁性。联合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突破性地主导行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行业技术能手竞赛的培训和考核,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50余期,面授培训人员2万多人次,依托各级网络培训平台培训学员约14万人次。“十三五”期末,全省广电系统拥有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军人才22名、青年创新人才32名,省内有影响的各类优秀人才180名,3人入选总局专家人才库,1人入选荆楚百优宣传思想文化青年人才。

二、机遇挑战

“十四五”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全球治理体系、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革,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深远影响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更多新的挑战,行业风险日渐凸显。但湖北仍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大趋势没有变,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发展大有可为,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和新契机。

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二是省委、省政府聚焦中部崛起战略和文化强省建设,确定了阶段性发展目标,湖北文化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增长,为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营造了更加开放、更加优越的市场环境。

三是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日益增长,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消费需求趋向个性化、多元化,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服务机构提高精品内容供给能力,带来更精致、更精细、更精彩的视听体验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四是随着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加速演进,数字信息、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主战场,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也发生深刻变化,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发展迎来了重大转型契机。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事业产业发展不够均衡,精品创作能力相对较弱,新兴技术应用程度尚需加强,融合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化,公共服务运维机制仍需健全,让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服务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还需提质增效,行业监管还存在短板。面对这些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努力消除不利影响,加快补短板、强弱项,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推动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阵地不断发展壮大。

第二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深入实施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工程、精品创作生产工程、深度融合发展工程、惠民服务提质工程、视听产业壮大工程、智慧广电建设工程,积极破解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难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培育新型业态,开创湖北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守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于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为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贡献坚实广电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反映人民呼声和愿望,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努力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新趋势、新需求,聚焦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持续深化理念、内容、形式、业态、服务、体制、机制等全方位改革,注重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智慧化发展水平,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坚持融合发展。强化担当作为,不断加强内容建设与供给,充分发挥先进技术创新引领作用,持续推进管理创新,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广播电视主流媒体,逐步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城乡广电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各级各类行业主体和事业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三、发展目标

统筹考虑我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经过五年奋斗,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聚焦主题主线,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宣传内容、形式、手段不断创新,正面宣传持续做大,舆论引导能力显著增强,议题设置能力进一步强化,广播电视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大幅提升。

——繁荣精品创作生产,讲好讲活荆楚故事。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动,重点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力争生产完成、获得发行许可证并实际播出的电视剧作品不少于25部,推出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作品不少于5部,通过审查审看上线的网络影视剧不少于50部,全省节目创作生产和管理服务实现量质双升。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持续提升规模效益。高质量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引进直播、短视频、游戏等新兴网络视听企业不少于50家,集中力量打造1至2家全国知名的高水平影视园区,实现网络视听产业增加值超500亿元。积极培育市场主体,重点扶持不少于10家制作实力强、产业影响力大的电视剧制作机构。

——高新技术应用提质加速,引领行业变革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广播电视内容生产中的创新应用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制播平台云化、IP(互联网协议)化持续推进。广播电视网络整体转型升级及4K+5G传输覆盖网建设不断加快,制播、传输设备的更新换代、提档升级力度不断加大,前沿交叉和核心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统筹推进智慧广电创新链、产业链和市场需求的有机衔接,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广播电视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惠民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加快推进省市县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应急广播、“村村响”等重点工程建设,不断健全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相衔接的实施标准,进一步提升对口支援地区、偏远地区及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地区广电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完成26个县(市、区)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以及民族地区25.5万户有线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推广普及。

——媒体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基本形成。移动优先战略深入实施,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增强,省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支撑平台持续完善,地市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和竞争力不断彰显,形成多元化、立体化的全媒体传播矩阵。

——行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全省播出机构和频率频道结构布局不断完善,境外卫星电视专项整治和联席会议机制管理成效显著提升,广播电视播出传输秩序进一步规范,新型智慧监管体系逐渐建成,播出安全、网络安全、设施安全实现一体化管理。规范执行行业法规制度体系,行政审批流程持续优化,网上网下统一导向、统一标准、统一尺度的精细化、专业化、法制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党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为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不断强化广电政治机关、政治工作者定位,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新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持续推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军人才、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新增入选全国“两类人才”40人以上。举办各类培训班100期以上,面授人次不少于1万,人才队伍政治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人才库专家库持续完善,技术人才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基本健全,职称评价结果与人才聘用、考核、晋升等用人制度实现有效衔接。

第三章 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坚持党性原则,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聚焦现实题材,反映火热生活,宣传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重大发展和先进典型,营造同心同德、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推进主题宣传、主题创作,引领创作风尚,以正能量推动创新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讲好荆楚故事,镌刻湖北印记。

专栏1 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工程

  01 广播电视节目生态建设

  适应信息传播特点和受众收视习惯,聚焦5G应用新场景,引导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加快内容采集、创作生产、播出推送各环节流程再造,提升节目观赏性、沉浸感和审美体验,强化在移动端、社交平台的素材采集和碎片化、精准化投放,在大小屏各端培养稳定收视群体,不断增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黏性。

  02 广播电视区域协同能力提升工程

  紧密围绕“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契机,推动建立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区域协同联盟,推进重大项目创作生产、重大新闻报道协调联动,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提升广电媒体规模效应和影响力。

  03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建设

  按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网络、全样本、大数据、云计算”的目标要求,建设覆盖全省有线电视用户的收视率评价大数据系统,完成与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系统对接与数据同步。在省内推进有线电视、直播卫星、IPTV、互联网电视、网络视听领域等的全样本采集,积极探索建立多指标、综合性、全面性、可量化的综合评价体系,强化对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节目的规范管理。

第四章 大力提升内容产品传播力影响力

遵循创作规律,落实“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要求,结合党和国家重要时间节点,超前谋划、有序衔接、压茬推进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等题材创作生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公益广告创作播出,跟踪服务重点广播剧、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网络视听等作品,集中优势资源、骨干力量抓好龙头项目,创新节目形态,增加内容有效供给,培育出更多的优秀原创作品。坚持精心谋划、精到服务、精细管理、精准扶持,加强重大选题、重点项目策划,以重点影视剧备案管理方式调整为契机,建立全省优秀选题项目储备库,积极储备一批荆楚底蕴丰厚、时代特色鲜明、市场前景看好的重点广播剧、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网络影视剧等项目。坚持动态管理、精准指导、匠心打造,紧盯“五个一工程”奖,紧盯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一线卫视和头部视频平台,加大精品创作推优评优力度,力争打造现象级视听文艺精品。

专栏2 精品创作生产工程

  01 电视剧高质量发展工程

  统筹规划电视剧创作生产,设立电视剧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加大优秀作品扶持力度,激励优秀创作团队、创意项目、创新产品。优化全流程服务指导,抓好剧本选题、备案公示、拍摄制作、内容审查、播出调控等各个环节,着力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兼具、传播力影响力俱佳的电视剧作品。

02 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

  紧密围绕重大主题任务,深入挖掘本地资源,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抓好“重头戏”“压轴剧”,勇攀“高原”“高峰”,重点谋划推出一批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

  03 广电MCN平台孵化项目

  以短视频+直播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省台节目栏目、主持人、主播、记者等资源优势,推动FM96.6整体转为MCN机构,开设具有广电统一标识和内容特色的媒体号、达人号、栏目号,鼓励节目栏目以及主持人、编导、记者垂直深耕美妆、美食、时尚、汽车等细分领域,打造具有广电特色的KOL矩阵。


第五章 坚定不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坚持移动优先、一体发展,坚持多屏互动、矩阵传播,坚持平台与网络并用、内容与服务并重,推动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上共融共通。加快打造新型传播平台,探索将新兴技术运用在新闻生产的各环节,增强信息服务聚合与精准分发能力,拓展广电+政用、民用、商用服务,提高平台价值和用户活跃度。持续深化省级和市级媒体融合改革,以省级技术平台为引领,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积极参与智慧城市、智慧社会、智慧乡村、智慧家庭建设,主动对接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雪亮工程”、远程党员教育、公共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加强与本地用户连接,主动跟踪群众在不同时空场景中的信息诉求,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

专栏3 深度融合发展工程

  01 中国(湖北)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

  以一体化发展为理念,汇聚各方力量,围绕媒体融合和技术创新,深入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和决策咨询,着力打造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广电媒体融合样板、媒体融合技术研发基地、国家媒体融合智库平台和媒体融合自主创新孵化生态链,实现理论研究、模式探索、技术应用、项目孵化协同发展。 

  02 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持续深化省级技术平台“长江云”建设,不断拓展完善平台功能,积极支持市县广电机构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融合发展模式和路径,打造各具特色的地方新媒体品牌,形成省市县全媒体传播矩阵和智慧融媒生态体系。 

03 县级融媒体中心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以融媒体中心为载体,利用新技术、新平台,集聚政务数据资源,整合服务功能,助力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健康保障、智慧文化服务、智慧安居服务等体系建设,优化基层治理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第六章 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坚持标准化、均等化,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完善公共服务制度为着力点,大力推进“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将全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纳入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统筹推进,将“村村响”“户户通”等重点惠民工程纳入财政保障。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增效能”,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发挥行业优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广播电视运行维护体系,加快乡镇服务网点建设,因地制宜建立完善村级服务网络。争取政策资金,扩大湖北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范围。推动省市级电视台开设手语节目或加配字幕,实现重点新闻节目手语同步播出,鼓励县级广播电视台积极开办手语栏目。加快提升全省高清化、交互化视频服务水平,重点提高民族地区有线电视网络的承载能力和内容支撑能力,推动民族地区4K智能终端、IP智能终端、软终端等多类型超高清智能机顶盒的推广普及,实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数字化、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均等化。主动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利用无线、有线、卫星、5G等方式,扎实推进传输覆盖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中央、省级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建设。

专栏4 惠民服务提质工程

01 “村村响”提质增效工程

  建成“村村响”省级节目融合共享平台、监管平台、控制总平台,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联网,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优质广播节目、应急广播信息以及“三农”服务信息传到基层“最后一公里”。优化“村村响”系统,推进“村村响”终端“电改”工作,提升各级平台设施性能和终端密度、接收能力、供电自给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

  02 广电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平台

  制定统一信息资源管理规范,整合地面数字电视、应急广播、村村响、调频、中波等各类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系统数据,构建汇聚式一体化数据库。梳理系统数据关联性,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建立广电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分析制度,提高广电公共服务供给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03 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

  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建设、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战结合”的基本原则,搭建省市县三级应急广播平台,与各级应急、公安、气象等应急信息发布单位进行有效对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现有的频率频道播出系统、融媒体、地面数字电视系统、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无线调频广播系统、机动应急广播系统、“村村响”系统等传播方式,实现应急广播信号在全省综合覆盖,提升全省应急信息发布能力,初步形成上下贯通、综合覆盖、可管可控、分级负责、平战结合、安全可靠的“中央-省-市-县-乡(街道)-村(社区)”六级应急广播体系,应急广播在城市、农村社会综合治理中得到普遍应用,基层应急广播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04 以5G广播网为核心的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工程

  以构建国家基础信息设施为宗旨,以移动蜂窝基站组网为主、广播电视发射塔为辅,充分利用5G NR广播技术和700M广覆盖特性,向各类智能终端提供新型交互化视频广播服务和融合信息广播服务,拓展广播电视受众范围和服务业态。

  05 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

  按照总局700兆赫迁移工作统一部署和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完成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频率迁移工作,抓好日常运行维护,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无线数字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免费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不少于15套中央和省市县数字电视节目,切实保障城乡居民收看到更加清晰的电视信号、更加丰富多样的电视节目。

第七章 培育壮大广电视听产业市场主体

发挥产业园(区)带动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培育大型专业化主体,打造新型数字化产业集团,形成龙头效应和集聚效应。适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高新视频产业快速发展,培育壮大网络直播、网络影视、网络动漫等新兴业态,加大智能摄制、传播、终端等领域软硬件设备研发力度,大力发展音视频智能制作、剪辑、营销等领域平台和软件的开发应用。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公平竞争,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进一步放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准入条件,吸引更多优秀创作企业(主体)从事视听文艺创作,吸引更多优秀创作机构、团队、人才及重点项目落户我省。制定落实帮扶政策,加大对广电视听产业园区扶持力度并出台相关细则,鼓励行业协会与产业园区进行培训、交流及合作等。成立网络视听种子资金,加强第三方合作,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全方位为视听企业提供融资、增资、上市等服务。

专栏5 视听产业壮大工程

  01 中国(湖北)网络视听产业园

  在创作主体现有存量的基础上,培育挖掘一批有潜力、有后劲、有创新创作能力的网络视听节目创作生产企业,通过引导社会资本、技术人才、内容产品向网络视听产业聚集,培育100家以上企业入驻园区,大力推动实力强、效益好、内容创作有亮点的优秀市场主体上市。

  02 湖北广电传媒基地

  打造集广播影视媒体内容人才培训、策划创意、节目生产、后期制作、内容存储、数据中心、创新业务、展示交易、交互体验、配套服务十大功能于一体的媒体内容产业平台,形成“一区三园八中心”的产业布局,各有侧重,互为依托,形成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03 中国(武汉)智慧广电产业园(武汉广电全媒体中心)

  集广电专业功能、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和广电创意拓展功能于一体,建成党的新闻阵地、全媒体制播平台、信息交互中心、创意开放空间、人工智能及信息技术的体验窗口,以及充分考虑广电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公益性、开放性文化综合体。

  04 鄂中南区域融媒体电商平台暨网红孵化产业园

  发挥广电媒体视听优势,加强鄂中南区域联动,整合电商平台、供应链等行业资源,培育一批头部直播机构和MCN机构,孵化一批网红品牌,培养一批网红带货达人,建立健全直播供应链,完善直播电商行业生态体系,打造特色产业直播电商网络流量基地,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八章 以技术创新推动智慧广电建设

持续推进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以物联网、IPv6、人工智能等为支撑,建设有线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和广电网络大数据平台,依托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等手段,将智慧广电融入政务、社区、乡村、教育、健康、公共服务、物联网发展等领域,全面提升广播电视服务政用、商用、民用能力。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华中区域中心以及湖北省域中心建设,对文化大数据的技术路径、实现方式、业务形态以及商业模式进行尝试探索。推进中波数字化,加快电视节目高清、超高清制播能力IP化建设,推动高清、超高清电视机顶盒推广普及,推进超高清视频业务与5G协同发展,建立4K超高清节目技术体系,探索8K超高清节目内容生产。推动新型智慧广电网络建设,进一步布局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充分利用IPv6、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等技术,支撑5G新技术特性的规模应用;提供大带宽光纤接入服务,打造安全、可控、智能、敏捷的新一代综合信息服务的广播电视网络,开展有线无线融合网的建设运营、业务服务和市场运作的可持续商业模式,增强5G条件下新业务开发和监测监管能力,推动有线无线网络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广电5G+工业互联网和广电5G+智慧新农村建设,在湖北广电数据中心部署中心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农业大数据云平台和农业物联网平台,选择若干个边缘云工业园区节点、集中农业区开展5G+工业互联网、5G+智慧农业建设,为工业园区及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服务、生产经营服务及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共享,为涉农主体提供基于专业标准、生产加工、供应链、市场销售、资金保障等各层面的数据查询和数据分析服务。

专栏6 智慧广电建设工程

  01 4K超高清制播平台建设

  加快湖北卫视4K超高清电视制播频道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全面支持4K超高清内容生产、8K精品节目制作以及5G+4K/8K超高清传输网络等基础设施体系的4K超高清制播平台。

  02 广电700M 5G规模组网项目

  按照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与湖北移动的共建共享,在湖北省内建设2万个以上的700M 5G宏基站,实现700M网络在全省县城及以上区域连续覆盖,乡镇区域良好覆盖。其中城区及百强县城上行边缘速率达到5Mbps,其他县城及乡镇700M网络覆盖区内上行边缘速率达到3Mbps。

  03 广电智能融合数据中心

  同国内顶尖的互联网企业和IT企业开展合作,综合利用5G、AI、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在中国光谷湖北广电文创产业园建设高标准智能融合数据中心,并统筹考虑在宜昌、恩施等地建设灾备数据中心。依托中国广电核心路由全国中心的优势,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形成1600G直连的高速网络,提供规模化的CDN数据流量、云计算、大数据存储服务能力,拓展业务辐射范围。

  04 移动广播与信息服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验室

  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广电5G NR广播与信息服务技术应用创新及产业化为核心,开展5G NR广播、导航、遥感一体化基础技术研究,5G NR广播与北斗地基增强关键技术研究,5G NR广播与信息服务应用等研究。推动广电5G与北斗导航、遥感学科交叉融合,与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自然资源、能源领域的行业合作与应用,为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提供技术、产品研究和实验支撑。

第九章 推进广电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工作要求,完善行政审批事项流程,精简审批材料、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效能,从管系统向管行业管社会转变。贯彻落实文娱领域综合治理部署,加强电视剧创作生产正面引导,坚决抵制流量至上、“饭圈”乱象、“耽改”之风等泛娱乐化现象,净化行业生态。强化节目内容、传输播出、渠道平台等各方面、各环节制度执行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内容播前审查和审核备案公示制度,严把导向关、内容关、人员关、片酬关、宣传关。加强广播电视频率频道、有线电视网络、IPTV、互联网电视等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基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频率频道设置,鼓励引导基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提升节目制播能力、加强涉农节目供给,对开办广播电视业务实行许可制度。认真开展境外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打击黑广播专项行动,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面向全媒体生产、传播和服务方式与业务流程,完善全媒体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和网络安全系列标准,构建适应新技术发展的立体化、系统化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实现智能化安全态势感知、研判分析、风险预警、处置调度,推动从信息海量监管向精准式、靶向性监管过渡。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和IPTV业务监管,完善升级监测系统,重点强化移动互联网传播视听内容监管,不断增强管网治网能力。加强安全播出和网络安全管理,健全安全播出例会制度和指挥调度信息通报机制,深入开展安全播出大检查,加强应急处置演练,做好要害部位、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安全防范,确保重要保障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网络安全。

专栏7  行业管理优化工程

  01 智慧广电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及监测预警平台建设

  按照公安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三化六防”总体架构指导原则,建设智慧广电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及监测预警平台。建立网络安全数据库、权限信息库和威胁信息库,部署网络安全风险与预警监测管理、网络安全流量分析监测探针等,对全省广播电视信息系统进行渗透测试和漏洞扫描,监测全省网络视听开源互联网网站、相关AP的网络安全状态,实现网络资产的规范管理、网络安全的风险防范以及各类攻击事件的监测预警,达到从局部安全提升为全局安全、从单点预警提升为协同预警、从模糊管理提升为量化管理的效果。

  02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智慧监管平台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从监管业务特点和安全需求出发,及时完善对广播电视及网络视听新业务形态的监测手段,整合各监测业务系统资源,进行多维度大数据挖掘分析,实现监测监管资源共享和智能调度;提升数据采集、智能处理、科学分析、可视化呈现、舆情研判预警等能力,提供全面、清晰、灵活、动态的全业务监管信息服务,显著增强全媒体监管效能。

  03 广电新型智库平台

  按照“产学研用”一体化思路,立足广电主业,完善服务功能,大力推动智库专家成果的及时发布与广泛传播,进一步加强智库与决策机构的衔接,促进智库成果在决策机构中的转化与应用,让“智者”和“决策者”能够在平台上实现实时沟通与交流,更好地服务广电行业治理水平的提升。

  04 广播电视频率频道审批评估指标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专业电视频道建设管理,开展省内播出机构和频率频道综合评价,分类建立专业节目、专业频道综合评价办法,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成立由业界和学界专家组成的第三方评估委员会,持续推进资源整合、结构优化和精简精办,促进广播电视频率频道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05 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网智慧化管理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汇聚、挖掘各台站有源设备运行数据,为设备维护检修提供数据支持。完善现有中波、无线数字广播电视覆盖网自动播控、远程管理系统,实现台站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行状态实时移动查询、远程移动调度与控制功能,完善设备维修档案和骨干人才、备件器材数据库,建立设备维修远程支持视频系统。统筹安排关键设施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保证设备高质量不间断稳定运行。

第十章 加强新时代广电视听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加强国际传播内容创作、分发、推广和营销,积极参与视听中国播映工程和丝绸之路视听工程,加强对境外展播和推介活动扶持,探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广电技术服务交流合作。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搭建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组织“湖北传媒周”等线上线下系列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开展广电视听文艺精品展播展示,向世界阐释荆楚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中国价值,提升荆楚文化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扶持数字视听贸易主体和出口重点企业,着力培育具有“荆楚韵味、国际水准”的文化品牌,鼓励优秀作品、优秀项目、优秀企业走出去,扩大出口规模,增强荆楚文化海外传播力影响力。

专栏8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01 优秀作品“走出去”扶持工程

  深入挖掘荆楚文化资源,精选优选、精细译配、合作制作反映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精神风貌等题材的优秀作品,鼓励扶持并推动在境外主流平台播出,展现荆楚人文精神和地域特色。

  02 荆楚文化作品译制工程

  精选代表中国主流思想价值、展现荆楚优秀文化、反映湖北创新实践的优秀广播剧、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网络视听节目、综艺节目、公益广告等,支持进行多语种翻译,并向世界推介。

第十一章 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压紧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决贯彻落实“五个过硬”政治要求,持之以恒强化执纪问责、正风肃纪和党内民主监督,切实加强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深化选人用人机制改革,拓宽各类人才发展通道,加大行业领军人才和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优化行业岗位设置,建立完善新媒体从业人员职称评审制度,以更长远的眼光、更有效的举措,及早发现、及时培养、源源不断选拔使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干部和人才,努力营造弘扬先进、争先创优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专栏9  党的建设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筑基工程

  01 党建铸魂工程

  强化政治引领,做实做细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理论武装,推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凸显广播电视政治机关的政治本色,提纯广播电视政治工作者的政治成色。把增强政治能力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02 智慧党建广电网络传输工程

  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传统党建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成果,构建贯穿各级党组织,集宣传教育、管理监督、数据汇总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纵到底、横到边的全方位、立体化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化、透明化、高效化。

  03 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

  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夯实基层组织,建强组织体系,坚持红旗党支部“六强”标准,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定期举办党支部书记和党务骨干培训班,组织开展“争创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争做优秀党务工作者、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充分发挥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

  04 加强新时代广电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优化完善“湖北广播电视人才服务平台”,搭建“专家智库”“人才评价平台”“广电云课堂”,统筹办好各类线上、线下业务培训班,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和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干部和人才队伍。

第十二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到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充分认识“十四五”规划实施引领作用,不断健全和完善新时代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广播电视行业独特优势。根据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要求,各地广电部门要立足实际,积极争取本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将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点工作计划,纳入党和政府重要工作议事日程,纳入政府预算保障范围,强化统筹协调,做好规划衔接。

二、强化政策保障

积极落实中央和地方财税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激励和引导作用,支持保障媒体融合、内容建设、公共服务、科技创新、行业监管等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顺利实施。用好用活各类产业投资发展基金,支持通过项目融资、发行债券、担保贷款、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鼓励社会资金、外地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跨地区、跨行业参与项目建设与经营。主动在地方规划、应急、科技、文化等相关行业政策制定实施中,体现广电诉求,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完善实施机制

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适时调整规划实施重点、政策举措及保障机制。规划提出的重大任务、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须列出具体清单,明确任务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引导,强化规划约束引导功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提高社会各方面参与规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联解读

政策全周期